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文献计量指标与分类评价

已有 4019 次阅读 2010-7-13 16:26 |个人分类:科研评价|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献计量指标, 分类评价

          在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价过程中,最为简单和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列一个期刊目录,然后根据科研人员在目录中的发文给予相应的分值。期刊目录的制定,通常是参考国内权威机构期刊评价结果及学校实际情况来选择。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不同高校的期刊目录基本是一样,最终形成一个论文投稿的“马态效应”。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决定了好的期刊会“门庭若市”,而质量较差的期刊“门可罗雀”。好的期刊高质量的稿件由于期刊页码的局限,一些优秀的成果很难及时推出,而质量较差的期刊则只能是为了生存,退而求其次。同时,学术期刊间的竞争观念也使相互间的合作机率很下。这种状态无论是对知识的及时传播,还是我国学术期刊整体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根据对文献计量指标的理解,我觉得可以通过分类评价有可能改变一下这种现状。首先,把科研人员可以分为A、B、C三类,而对应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发文量、被引频次和h指数。

       A类指的是那些刚刚步入科研领域,成果很少的人员。通常说,量变引起质变,对于他们而言,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是首要的。当然,最好是这些文章能够在学科领域较好的期刊上发表,以便尽快被学术同行认可,同时也便于职称评聘等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

        B类人员是已经在学科领域有一定积累,并有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对于他们而言,在注意成果数量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成果的质量。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是衡量一篇文章较为客观的指标。因此,可以通过文章被引频次来对其科研绩效进行评价。而被引由于有一个相对滞后的规律,因此要想提高被引频次,就要及时推出成果。如果为了这个目标,那么作者投稿时可能会选择一些学科领域相对较好的期刊,而不是学科的顶级期刊,因为它们的发文周期通常会较长。这样做,对作者和期刊应该都是受益的。

      C类人员应该是学科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人员。他们通常已经是硕果累累,功成名就。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单个指标衡量,他们都会名列前茅。因此,通过h指数来对其进行评价相对要合适一些。这些人员即使把文章发在学科领域不是最好的的期刊上,也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很多情况下,如果这类人员能够在学科领域较差的期刊上发文,他们不仅不用寄版面费,而且还能够得到较高的稿酬。既能达到科研成果及时传播的目的,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也能有效降低,何乐而不为呢。

        每个文献计量指标都有其不足之处,所以才有新指标的不断出现。这样评价方式的好处是大家各取所需,既能及时推出成果,还能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它比较适合大批量的科研人员评价。如果是对少数人的评价,可能专家或同行评议更加适合。

       就象我们平时买商品一样,最贵的不一定最好,每个人情况不同,最适合的才是最理想的。当然,这种分类评价方式的实现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第一,科研人员如何准确的分类,不同科研人员的评价时限如何确定。第二,发文量、被引频次、h指数这些指标的确定选择什么的数据库,SCI、CSSCI还是CCD。第三,学术期刊录用稿件的标准要以论文质量为首要条件。第四,科研管理者的观念能转变过来,变管理为服务。评价的过程会变得复杂,但也许结果能够更加准确。第五,同一学科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学科的可以归一化之后再比较。

       在倡导信息共享、知识共享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制造稀缺,而应该把我国的学术期刊做大做强。希望学术期刊的改制能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机遇,还学术期刊一个碧水蓝天,让学术更纯粹些,而不是浓浓的商业气息让学术期刊之间为了利益,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不择手段。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不仅是学术期刊大国,更应该成为学术期刊强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146-343601.html

上一篇:LIS的核心内容?
下一篇:山芋淀粉废水综合治理
收藏 IP: .*| 热度|

3 赵星 章成志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