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名课影响】山东于美:程少堂老师《荷花淀》课对我的触动

已有 2147 次阅读 2016-7-16 20:3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华夏教师》2014年06期

于美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摘要】:正一次偶然看到程少堂老师《荷花淀》的课堂实录,对我触动很大。的确,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他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照抄照搬过来的,但是,我可以学习他几个或某一个方面,慢慢积累自己,丰富自己。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会这样讲授《荷花淀》:给文本分出层次——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分析环境描写——清新的,优美的环境;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水生夫妻的对话,女人们的对话。也

【作者单位】: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

【案例背景】:

一次偶然看到程少堂老师讲授《荷花淀》的课堂实录,对我触动很大,有老师说“这不是一日之功,学是学不来的”,的确,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他的文化积淀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照抄照搬过来的,但是,我可以学习他教学的方式、风格,学习他一个小的方面、环节,哪怕只能学来一点点也是我的收获啊,于是,我决心一路学起来,慢慢积累自己,丰富自己,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荷花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给文本分出三个层次--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分析环境描写--清新的,优美的环境;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水生夫妻的对话,女人们的对话。每次课堂上也只是在对话描写的分析中学生们才圆睁“疲惫”的眼睛爽朗地笑几声,而后在分析过程中就又慢慢恢复到“任尔东南西北风,我始终与世无争”的状态,让老师们感到无奈。这种情况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一定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决心。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分析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2、把握文本以富有感情色彩的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体味孙犁小说语言诗化的特点。

2、研讨探究法。充分运用联想、想象分析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首先请学生板书列出小标题--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环境描写、对话描写)

(二)请同学们诵读第1至3段写自然风光的部分,分析自然环境之美。(略)

(三)下面同学们通过具体地语言的品味,来说一说这篇小说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师:首先我们看一下水生和他媳妇之间的对话,特别是他媳妇和水生之间的对话,非常简洁,但是又情意绵绵。是吧?-- “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我把它改一改,两种改法。一种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种是把主语“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种夫妻之间的关怀,还有她对丈夫一种挂心的感觉。

师:原句比较温柔、含蓄,而且比较急切。

下面再请同学们小组内分角色诵读妇女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段,并讨论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什么样的个人性格特点?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水生嫂说。--有什么衣裳这么重要值得冒着危险去送。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须当面嘱咐。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做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又如,在国外你在大街上称赞一位陌生女子很漂亮,通常她会回报以微笑或谢意,但是,如果在我们国家,你在大街上称赞一位陌生女子很漂亮,通常胆子大的会回你一句“流氓”或者“神经病”之类的,胆子小的也会白你一眼。即使,她们听了你的赞美心里在窃笑也不会直接表现出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学们在一次次的笑声中初步理解了中外文化的差异,而我也在学生们愉快地学习和收获中慢慢释然。

【案例反思】:

年轻是财富也是不足,但是不足可以弥补,这是最值得我们庆幸的事情。让我们做一名善于“借鉴、学习”的教师。

这节课我力求学习程少堂老师从文化层面上解读文本。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了让自己和学生都能适应和很好的过渡,我最终决定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列出小标题,然后从环境和人物对话中分析形象,透视中国传统文化含蓄美的特点。(结果证明这样效果很好而且也比较好把握)同时,我还加进了自己的很多想法和观点--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例如,古诗文翻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英语的意思成了,“想要看的更远吗,那就再登上一个台阶吧”变得直白无味没有了含蓄的韵味。

在人物分析过程中我注意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先是分开小组让同学们自由分角色朗读文本中人物的对话,同时展开小组讨论初步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各自的性格特点,然后再集中在全班展开讨论并分角色朗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分析几位青年妇女的性格特点,并进一步深入到中华民族推崇的含蓄美。

此后,在教学中我不断反思尝试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和参与中接受知识,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比如在做到有关对联的题目时我给学生补充系统的对联知识、有关对联的笑话,布置作业观察自家、邻居家或商店的对联,回顾春节联欢晚会的对联等等,看到学生们劲头不足了我也会以对联的形式给他们加油助威--“学海泛轻舟群豪逐鹿尽显英雄本色,考场竞风流蟾宫折桂敢问舍我其谁”,横批“志在必得”。同学们听后群情激昂,相信这片刻的激励会使他们豪情万丈,信心百倍地去奔赴人生的考场,看来只要能把知识讲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们都会乐在其中。

“微笑面对学生,真诚面对事业”,反思还在继续,我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的“良苦用心”和微笑给学生带来的永远是一份美丽的阳光,一份关爱的感受,这也让我从那一双双晶莹得似星星般闪亮的眸子里搜寻到的永远是快乐和向往。我相信每位学生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星空,也始终坚信在努力的进程中总会有成功的花朵不断绽放,但无论如何,让每个学生真正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学有所得才是我们不断反思和不懈努力的最终目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91050.html

上一篇:【名课赏析】王君:掬一捧文化甘泉——程少堂《荷花淀》课例评析
下一篇:【名课影响】程少堂《荷花淀》:15年后还在影响许多教师的一堂课
收藏 IP: 115.44.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