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i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kiWei

博文

过 客

已有 3736 次阅读 2016-4-27 14:4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过客

“时间就是一段路的小偷。”

 

下午听一首歌,听到了一句便发疯地喜欢。我在酷狗搜了,又是要付费。想想该不该给钱给这“奸商”。之后输给了舒适的感觉。8块钱,我买了一个月的300首歌。我听着它,找TaylorLenka的歌,下了几首之前被酷狗堵在门外的歌,很舒服,很舒适,却是在这个本来毫无魅力的下午,枯燥的美国生活。


我忽然很想听下雨声,这首歌自始至终都是雨声点点坠地的嘀嗒。因为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能让我想起现在的家,江南的梅雨不知是否过去,反正银屏的牡丹今年开的不少。往年的晚春,已经在看着国博的画,在玉渊潭拍着廉价的工笔画或是山水画,或是在筹备着一次远去的旅行。怀恋和幻想让我现在的生活反而充实了不少,反正想想不耗时间,身体还能做些跑模型之类的事。只是渐渐发现,这家乡二字对我来说却是这么远,我需要跨过半个地球,数着半年才能看到。想想这也只是从一座围城跑进另一个围城的可笑。


有人是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告诉那时的我,要抓住青春的尾巴,我可还记得。


学了一阵子玻璃画了。和我一起学画的是一个马拉西亚的男生,叫RAM,不温不火的。第一次见面他说他学过一些建筑课程,所以有基础,他的画都在脑子里放着,我说我零基础,还需要临摹呢,他说没事,便开始鼓励我了。我自然是爱听,也夸他。他画了他们那边的屋子,鲜艳的屋顶,很有西域风情。我好奇了,马来西亚屋子原来有西域风情。某日,我们聊到吃的,他问我喜欢印度美食吗,我说我觉得印度咖喱的味道怪怪的,不是很喜欢。他说他喜欢,他祖上一百多年前就搬到马来西亚了,自己也是祖籍印度,在马来西亚出生。我满嘴的sorry,心想快换话题吧,尴尬症很快犯了。


后来某次还真的犯了。我第一幅画是照着老师的一个模范作品画的,很有亚利桑那风情的一幅。某日,差不多快完工了,我们开始看对方的画,我端起了这个模范画,照着阳光看线条,RAM看着我举起的画,就开始夸,呀,你画的真好,看这些线条。。看这些颜色色块。。。我直点头,老师也开始笑着指点。然后我放下画,端起了我的对比下,RAM惊呼不好意思,说以为刚才的是我的,你的也很好!我说好啊,我也这么觉得,我们大笑。


RAM的洁癖也是我和老师有目共睹的。某日差不多快收尾了,RAM开始一直挠自己亮黄色的短袖,衣服上染了好些几毫米大小的小色点,老师经验丰富直接说别弄了,他以前等颜料干了就自己掉了。可是来不及了,RAM开始自顾自跑到水龙头旁边洗,老师开始帮他拉扯衣服,用洗洁精喷,后来就换我,可是问题来了,一个小点弄完他又发现另一个,说受不了。我心想我才受不了,别人还等我打羽毛球去呢。接二连三七八点之后,我说有人等我,我要走了啊,于是他转身继续让老师弄。


这个洁癖和干净直接导致咱们损失一次上镜的机会。某日,一个摄影师端着长焦快到“500”的相机来这边采风,我们的画桌在学校的户外活动中心,这边很多canoe 和帐篷之类的,学校想来一个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报道,摄影师慢慢拍到这儿来,老师主动打招呼,明显想上镜为自己宣传下。只见RAM突然安静低下头,不语。摄影师直接问他介意拍照不,他说不行,因为今天穿的衣服不适合上镜,不适合上Youtube,因为为了躲避颜料穿了一件深绿色的T恤。。。结果摄影师只是拍了几张我们的画。老师后来抱怨啊,这么好的宣传招生挣钱机会。


我和RAM起先对玻璃画都不了解,他说他们家那边很多这样的房子,里面窗户上是玻璃画。我说大多数是教堂吧,教堂里面的窗户画上马赛克般色彩斑斓的色块,当清晨阳光洒进去的时候,穿过玻璃的阳光照在耶稣雕像上,会有神的氛围。老外似乎都不批评别人,听说信基督的多,认为批评别人只能是上帝做的事,不是很清楚,也不置评了。


很多时候,都是国内朋友把我拽进现实。在我来的美国的第一天,看到办公室放的自行车,我说你们自行车不放楼下,放这多费事。ZY直接说,你知道谁谁放楼下锁了几把锁吗,三把锁!你以为美国是天堂啊!之后当我看到一些绑着车轮或者自行车架的自行车桩时候,才开始慢慢理解这句话。我想,这么深邃的话,你ZY居然能说出来?临走之前才告诉我,那话是他刚来的时候,这边老板跟他说的,免费传授给我的。前些天ZY要回国了,走的前一个星期我就问ZY,你是不是开始怀恋美帝了。他说迫不及待想回祖国大陆怀抱。最后还跟我说想把Outlets里面的Nike鞋买完。我说不应该啊,一般纵使这个地方再让人难受,临走之前就会依依不舍的。就像我当年去周口店待了一个月后,临行那天早晨看着屋子外滴水洗脸的水龙头,顿时甚是留恋,但是要让我经历第二次,我肯定会拒绝的,毕竟苦难和折磨都是岁月的必需品,一次足矣。


可是又往往不止一次。时间就是一段路的小偷,我还是不明白它偷走了什么,或许,还要经历多些路上的过客,我才更明白我也是别人路上的过客,这条路,需要自己慢慢走。


它偷走了青春?却偷不走残缺的梦和苦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7385-973136.html

上一篇:漫谈——微观与宏观
收藏 IP: 72.223.50.*|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