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庄子的被疑惑

已有 5932 次阅读 2016-3-1 01:01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庄子人间世》:“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大意可知,但若仔细考究,问题就来了,可有多种解读——随便抄几种我手头有的:

     郭象注:举国而输之死地,不可称数,视之若草芥也。

     吕惠卿《庄子义》:死者以国谓以国事死也。以国事死则报之宜湛厚,注濊而量乎泽,至于若蕉,则屯膏之甚,此民之所以无如也。

     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量其国中前后见杀者,若泽中之蕉然,谓轻民如草芥也。《荀子富国篇》有“以泽量”。本是若泽蕉,却倒一字,泽若蕉,此是作文奇处。【又举《尚书禹贡》“云土梦作乂”和“玄纤缟”例,皆倒装也。】

     王船山《庄子解》:此言量计一国之死者若聚而成薮泽之草苇。

     王先谦《集解》断句为“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以“蕉”通“焦”,“黑也”。“国中民死之多,若以比量泽地,如以火烈而焚之之惨也。”

     刘凤苞《南华雪心编》:以国中死者比之于山泽,若蕉之填积然。

     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量,比也,度也。《则阳篇》云“比于大泽,百才皆度”。“此句言国内死者之数,比量于泽,若泽中草薪之多焉,犹言死人如麻者。”

奚侗《庄子补注》认为“国”涉前文“轻用其国”而衍,《吕氏春秋》“死者量于泽矣”,高诱注“量,犹满也”。

林云铭《庄子因》句作“死者以国量,平泽若蕉”:言死者如平泽之蕉,蕴崇相积也。特别指出,“俗本平作乎,乃字之误。”

曹础基《浅释》以“乎”通“土虖”(“拆裂”),以“蕉”通“焦”,“乎泽若蕉”意为田泽化为焦土,与“死者以国量”并列。【此解似牵强,“乎”可通“呼”、“謼”,却无通“土虖”旁证。】

还有人以“泽”通“萚”(tuo4)。根据是,《管子》“芬然若泽若屯土”,郭沫若以为“泽当假为萚”《说文》:“,草木凡皮叶落陊地为萚。”则“量乎泽”即如落叶一样(多)。

读白话译本只能读到大概的意思(如郭象注),原文的文字趣味和老庄的作文特色就荡然无存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959571.html

上一篇:过金沙遗址遇罗马客人
下一篇:模型的尴尬
收藏 IP: 182.149.193.*| 热度|

13 武夷山 谢平 钟炳 柏舟 魏焱明 鲍海飞 李方和 李颖业 郑小康 王桂颖 luxiaobing12 anran123 ep4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