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今年北京第一次下大雨的那天下午,俺在所科研楼某“WC”视察“伦敦”时,无意中听到了两位博士后的对话:
A博后说“听说你老兄去年写了6篇国际SCI论文,都被接受啦,牛人啊!”B博后回应说“你也很猛啊,去年发出来4篇,听说今年已投出去3篇啦。”A博后苦笑着回答“没法的事儿啊,想留所得通过副研答辩,答辩主要看SCI论文数,不抓紧造论文咋整?”
听到“造”字,俺都惊呆啦,差点。。。。。。
学者们在研究中有了新进展,有了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自然而然要发论文,其一是为了学术交流的需要,让同行们知道自己干什么;其二是为了知识传承,推动科技进步。但目前我国学界几乎整体“沦陷”了,为了职称、基金、奖励与荣誉等,拼命地批量制造山寨、灌水论文。大家都晓得,急功近利的搞法难以做出实实在在有创新、有价值的东东。
俺初步总结了一下,作坊式的“造”论文有以下几种套路:
1、“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型
有些学者为了快出论文,多方收集资料,这篇写构造方面,那篇写水资源方面,下一篇写隧道围岩分类方面,属于“游击战”,没有主要研究方向。记得有次开学术会议时俺们听完某少壮派学者的报告后,好多人连连摇头,评论道“真搞不懂他这些年在干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忽悠人拿奖可以,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换汤不换药”型
今天做花岗岩样品三轴压缩AE试验,分析下变形与破坏特征,写一篇论文;考虑不同的加载速率,分析下脆性破裂特征,再写一篇。明天换成页岩、大理岩与泥岩等,再考虑不同水压和温度,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写N篇。有时运气好,去南极找块“稀有”的岩石,测测年代,再和某种构造演化扯点联系,还可能发篇N/S论文。这样的论文发的再多,也基本没啥学术价值啊。
3、“包装忽悠”型
有了试验数据,分析数据时,什么东东时髦用什么。例如,用BP算法分析下可写一篇;用小波分析搞一下,可再写一篇。若想玩的high些,用数值模拟分析下“机理”,可使成果显得“高大上”,再配上多幅漂亮的应力、应变云图等,容易迷惑审稿人。这种灌水的论文越多,除了浪费杂志的版面,还可能会增加有用文献检索的难度。
4、“克隆跟风”型
记得当年我在东北工学院(现为东北大学)读博士时,“超导”研究方兴未艾。我的一位室友读材料研究方面的博士,跟某位大牛做“超导”研究。记得他很忙,这周弄铁基材料(具体材料已记不清楚了,这里只是个比喻)做个试验写一篇SCI,下周换铜基材料做个试验写一篇。那时俺是相当地佩服,心想人家发篇SCI论文跟“张飞吃豆芽”一样啊。当然,现在的想法和过去完全不同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自然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超导”是老外先发现的,人家提出new idea后,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克隆”,也只能是“高级民工”的干活。
5、“借鸡下蛋”型
例如,找个知名“洋人”提出的准则做点“画蛇添足”式的改进,貌似搞出了新准则;接着找篇文献发表的数据验证“新准则”;然后说“洋人”的准则是“新准则”的特例。真滴,有好多学者都这么干,其好处是文章产出成本小、生产速度快。就这样,一篇接着一篇的“垃圾”论文被批量生产出来。
科研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揭示自然对象的演化奥秘。科研中有了新认识,自然而然就要发表论文。十多年来,我国“为论文而论文”之风猛烈,已严重背离了科研的初衷。长期下去,即使我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再多,也只能是论文“制造”灌水大国,而不可能是科技创新强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