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伟波综合报道
“4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对准月亮,然后他把月亮画下来。他是第一个看到真实月亮的人……”
“中国人给月亮取的名字特别多,我统计了大概有50个,凡是好听的名字都安在月亮上。比如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婵娟’就是指月亮,当然还有很多诗词……”
演讲台上,已近耄耋之年的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正在用平易朴素、生动易懂的语言为人们讲述“嫦娥工程”,他已经不记得这是自己今年的第多少次科普讲座了。
经过近50年的科普经历,欧阳自远愈发感到科普在中国还远远不够。
尴尬的科普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已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即便如此,中国仍然不算一个科普大国。
中国科普究竟为何如此尴尬?
原因有很多,认识上的偏差是主要原因之一。对科学传播对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重要性、对于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很多科研人员的意识里,科普并非本职工作,最起码科普在他们心里的位置不是那么重要。
而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们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做科研的经费来自纳税人,必须要向纳税人说明取得的成果。
但在中国,大多数科学家都觉得科研经费是从国家那里争取来的,只要对掏钱的部门有个交代即可。至于国家的钱是哪里来的,则不再深究。
科普被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这是中国科普工作难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从业者自然把追求科学研究的结果当作唯一的目标。花了力气还不能带来收益,科普就成了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学部第二届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作言院士指出。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师昌绪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现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是看学术成果,而科普并不在评价体系之中。”
不愿拿搞科研的钱来做“出力不讨好的科普”,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心态。
更有甚者认为,科普太简单,做科普不能显示出水平,只有学术不行的人,才去做科普。
科普就这样一次次地在中国被边缘化。
对此,欧阳自远深有感触。“一次,我在提交一个科研项目时,申请将科研经费拿出3%,用来把研究成果做成光盘和科普书,扩大科研成果意义的传播,但却没被通过。写科普书不算科研成果,在中国做科普是很艰难的。”
近年来,国家对科普工作日益重视,最直接的体现是在科普经费的增加上。
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全社会2013年共筹集科普经费132.19亿元,比2012年增长7.57%。2013年我国科普人员小幅增加,科普场馆建设掀起高潮,科普事业进入稳定增长“新常态”。
尽管数字令人欣慰,但事实仍然掩盖不了科普的“孱弱无力”。
“大材”并非“小用”
如何才能强壮科普之翼?
科学家的缺位是导致科普失利的根本。曾多次主持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中国目前的科普队伍主力军是科普行政管理人员,而不是科学家,这是导致中国科普落后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科普也是科学工作的一部分。
科学家做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这主要通过两条渠道来实现:一是要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二是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支持科学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科普是国家强大、文明的基石。
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2002年12月9日,中科院学部牵头,与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了“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活动。通过邀请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做科普和学术报告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现今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文化理念,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文化。
不过,“院士助阵科普”不免又让人产生“大材小用”的疑惑。
但恰恰在这些院士的眼中,做科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欧阳自远深有体会,“首先要调整心态,这种态度不是居高临下地讲解知识,而是和朋友平等交谈,和大家交流理解和认识。因此,我认为宣讲式的科普是失败的,只传播知识的科普是低档的,最好的科普是思想交流,蕴含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融合人文精神。”
正是持有这样的科普理念,才让他的报告有血有肉,充满生气。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林群还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打车去开会,出租车司机开玩笑问:“您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里抱孙子,还到处乱跑,您开什么会去?”林群回答说,去开数学的会,没想到出租车司机蹦出一句话:“哦,0.618。”
林群不得不感慨道:“这是华罗庚40年前讲的,40年后,普通司机还能记住,华罗庚在科普方面深入浅出竟到了这一步!”
如今,这也成了大多数从事科普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既要掌握科学知识,又要深谙大众心理,熟悉传播技巧。
院士巡讲 科学传播常态化
改变,正在我国的科普工作中悄然发生。
十余年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针对不同的群体需求,通过主题巡讲、“科学讲坛”“科学思维与决策”“院士与中小学生面对面”“《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两刊走进科研院所”“院士专家视频讲座”等形式的综合平台,成功开拓了高级专家服务社会科普工作的新渠道和新形式,进一步满足了多层次、多领域、多地域的社会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十余年来巡讲团共举办报告会1200多场,院士专家作报告千余人次,巡讲团足迹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巡讲团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并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科普品牌。“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十周年活动还曾入选中国科协组织的2012年度全国十大科普事件。
此外,学部还出版了“科学与中国”系列丛书、“科学讲坛”多媒体光盘、院士传记等科普作品,进一步丰富了科普工作的成果产出,扩大了受众范围。
日前,中科院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院士运用专业特长,针对社会关注问题进行权威解读和普及。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院士发表科普作品、举办科普讲座、参与科普活动,为院士从事科普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实现“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
这为学部未来的科普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既要成为吸引优秀资源的中心,更要成为建设和输送优秀科普资源的中心。■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5年5月刊 封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896455.html
上一篇:
科学的合作关系下一篇:
能源转型 增速全球“去碳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