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Danl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ngDanling

博文

物种交流的生物-社会学意义——从“羊群”、“犬独”说起 精选

已有 8451 次阅读 2015-1-31 08:11 |个人分类:心理学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12,北京晨报A2版的栏目“说闻解字”分析了“独”字的字源意义:独的繁体字右边为“蜀”,本指“带孔眼的网罩”。“犬”与“蜀”合起来表示“犬关在带格栅的犬舍里”。本义是“一犬一笼”。引申义是“单一”。由于犬性好斗,多独居,因此古语说“羊为群,犬为独”。“说闻解字”想问问各位看客,为什么我们身边全是人,我们的心却如困兽般孤独。读了这段话联想起一些问题,希望说出来就教于大家。

汉字的造字有六书,主要是形声和会意。对形声字来说,汉字包括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形旁表意,多属类别义,如带“言”的形声字大都与语言或说话有关,带“犬”旁的形声字大都与动物有关。声旁表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汉字的读音(相同或近似)。而另一些汉字是按“会意”的规则建构的,如刃,由刀和左侧的一点构成,代表刀上最锋利的地方;休,是人靠在树干上,表示休息了。形声和会意是六书中的两种,过去多以为是互相独立的两种造字规则。但是在“独”字中,不仅左边的形旁表示类别义,右边的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完全符合形声字的构字规则,而且“犬为独”,字的左右偏旁又按照会意字的规则建构在一起。它考虑到了犬的生物学特性“好斗”,因此喜欢独处。一个字同时体现了形声字和会意字的两种造字规则,这是很特别的。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羊为群”的“群”字中。它的左边是声旁,标出了字的读音,右边是形旁,表示与“羊”有关。但“羊为群”又同时使用了会意的规则,考虑到羊的生物学特性,它比较温顺,因此喜欢“群居”。近期“说闻解字”栏目中分析的一些汉字,如降、督、毒、昧等也都是会意字。只是这些字的左右偏旁含义不很明显,不经专家解释,我们不能一下就看出来。其中有些字(如昧、督)也是兼用了形声和会意的规则。从“羊为群,犬为独”和其他众多汉字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在造字上的煞费苦心,也看到了汉字体现了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虑,就会发现,犬和狼同属犬科,都具有“好斗”的特性。但狼是一种群居动物。我读过《狼图腾》一书,其中把狼的群居特性描述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了。狼成群出没,它们的捕猎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甚至可以说是有预谋和策略的。在狼群中有起领导作用,发布号令的“头”狼,正如羊群有头羊一样,也有专门对猎物发起攻击的狼。但什么力量使“狼”变成“犬”,我想应该是人类的豢养活动了。在远古时代,人类把狼抓回来,经过无数代的驯化,最后才使狼变成了犬。可见,正是人类的“关闭”和“驯化”,使狼变成犬,也使它从群居变成了“独处”。狼性变成了犬性,从群居动物变成了独处动物。这是发生在自然界的一个大实验,说明了训练在动物本性改变中的巨大作用。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逆向的过程也在自然地进行,那就是犬变成了人类的“宠物”和朋友,其结果是“人”“犬”之间的交流增加,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犬变得越来越“善解人意”,它不但能忠实地按照人的意图,执行人的任务,参与人的捕猎活动。在人遇到危险时,它能奋力“救主”,经过训练还能够与人共舞,学习人类传授的计算任务和词汇识别等。这样,犬不仅仍保存着原有的“独处”特性,同时也增加了与人相处和交流的特性。犬性的这种“双向”改变,再次显示了训练和“交流”在动物特性变化上的重要意义。

驯化引起了狼与犬在行为上的差异,对大脑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查看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发现“狗的脑容量大大小于狼;而狼的脑容量几乎是狗的115%——200%”。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很多,如狼生长在野外,生存环境非常复杂,因而使狼产生了异乎寻常的生存智慧,但是,狼的群居生活和相互沟通,是否也是狼脑比犬脑大的重要原因?不可否定的是,从狼到犬,人类对犬的驯化不是使犬脑变大,而是使犬脑变小了。我们似乎有理由猜想,失去了群居生活,失去了物种内的交流与沟通,可能是使犬脑变小的一个原因。

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开始从研究单个脑的活动过度到研究多个脑的协同活动。研究发现,人类在进行言语交流和动作交流时,交流双方的相应脑区会出现同步活动。交流的接受者要理解发起者的交流意图,而且会随着发起者的脑活动出现神经耦合。两者间的同步性越好,交流就进行得越顺利,接受者对发起者的交流意图会理解得越好。研究者认为,在交流者双方的脑区中既存在一个镜像神经元系统(MNS系统),它出现在前额叶的运动区和顶叶,一个脑的活动会在另一个脑中引起相似或相同的活动;也存在一个理解对方交流意图的功能系统,它处于额下回。这两个系统的协同活动使交流活动能正常进行下去。研究还发现,具有群居特性的猩猩,也和人类一样存在脑活动的同步性,但猩猩的同步性多出现在与感觉运动相关的脑区,而人类除了这些脑区外,额叶也存在神经耦合现象,说明在进化过程中同步性出现的脑区是有区别的。人类存在额叶的神经耦合,可能暗示着人类更具有推测对方交流意图的功能。研究还发现,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的同步性要低于正常儿童。这可能与推测他人意图的脑功能受到损伤有关。

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似乎可以用犬性的“双向变化”来研究交流活动在动物进化和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人脑的神经耦合提供一个很好的动物模型。犬具有“独处”的特性,犬群之间的同步性可能较低;但犬又是人的宠物,它和人的同步性可能较高。换句话说,对犬来说,物种内(犬与犬)的同步性较低;而物种间(犬与人)的同步性反而较高。如果这个假设能得到某些实验数据的支持,就可以用它来说明交流与同步性的关系,以及交流在动物和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了。从犬性的双向变化中,我们似乎还看到,同步性是一个相对的现象,它依赖于交流双方在交流活动中地位的改变。在某个范围内,犬的同步性较低;而在另一个意义上,它们的同步性有可能较高。群居的动物,同步性要高于独处的动物,这一点可能具有普遍的意义。

现在让我来回答本文一开始由“说闻解字”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全是人,我们的心却如困兽般孤独。原因就是,一些人缺少了人际之间的交流,他们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内,与人群失去了联系,因而有可能引起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丧失了健康的人类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4156-864288.html

上一篇:60年巨变有感
下一篇: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收藏 IP: 211.100.51.*| 热度|

13 吕洪波 孙东科 黄永义 于锋 徐世文 朱立志 柏舟 逄焕东 蒋永华 cloudyou icgwang zjzhaokeqin guosong080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