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w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w88 蒙以养正,默以存志,恒兀穷年,利永贞。

博文

“科技大学”之殇:几近泛滥的名片(由上海科大出现及招生想到) 精选

已有 10542 次阅读 2014-3-28 15: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不得不说“科学技术”这个名词开始传入我们国家并被使用的时候就充满了某些神奇的意味。可能大家学习了解的时候都会对十九世纪在我国流行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些印象,正是在那段时间里,西方国家大量开发创造并赋予这个名词神奇的魔法力量,像阿基米德的杠杆支点,撬动了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们自己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下的严重打击,以至于百余年的罹难不堪,到现在还拖着伤痕渐愈之中。

全国冠以科技大学或学院名号的高校有30所左右,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加上各类工程、工业类大学可能就好几十所与科技专业类的相关大学了。目前新成立高校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都是在向综合性大学整合,比如浙大、西南大学等等都是整合资源后收到看起来还比较好的结果。而近几年就新出现了几所高校,而且甫一出现,都给人们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中科院大学,不用说,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为自己培养科研人员(准确说是科研“工作”者),且具有雄厚的师资、资源(资金、设备、科研氛围等等)和科研底蕴,其成果不是以常规的出几个人才论,而是产出多少LW。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倒是着实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因为毕竟这是一个试金石的东西,突破教改前沿的尝试,目前三、四年已经过去,也差不多培养出一届学生了。朱清时校长马上卸任了,据说高层也注入了深圳市领导进行协调管理。所以前途如何,尚未可知。相应的上海科技大学也挂牌招生了,经过南方科技大学的这么一折腾,上海科大的出现,人们已经显得不那么见怪了。同样的是师资、资源和研究班底很雄厚。看到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什么人们这么热衷于“科学技术”这个名词呢?

南方科技大学,是一个几乎白手起家干起来的学校,在摸索中自然面临很多困难和疑惑的地方,但是现在慢慢的也趋向一个“正常”的高校了。至于今后的“正常”程度还有待时间检验之,毕竟不是一两届毕业学生就能衡量出来的,而是要从整个高校建设和人才输出上整体考量之,需要时间。中科院大学实际就是中科大的姊妹了。这个冠名诸多讨论,不去多说。而上海科技大学则依旧是上海中科院的班底支撑,可以说也算是中科院旗下一员。并且上科大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具有明显的偏科行为,今后的发展还得看看怎么调整了,毕竟上海的科学院分院系统是生命科学主导。不论是怎么宣传师资、资源,人们毕竟还是会持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观望着。

这些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我们国家和人们太希望“科技兴国”了。我们就像匠人一样打造出许多这样的科技代言人来,让我们适应和接收这样的信号,不断充实科技的理解。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什么(这些只是个人的看法),首先是基于一种大众的对于科学技术理念的认识;国外也不乏technology冠名的高校和职业学院等,但是他们是有的放矢,部分人在早期教育分流就是冲着技术高校来的,就是为了获得科技的实用价值和使用能力而去,自然研发也并存其中。其次是对于科研的定位,书院式的教学和灌输始终缺乏一种相互促进提高的平台。比如德国高校历来是科研重镇,科学技术的研发集中在高校,他们不认为科研就专门做科研,而是学研结合,高校以学生的学习促进研究的进行,同时实验室的科技研究带领学生学习,同时结合企业工厂展开实习训练,在一种知识和使用层面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后是对于科学技术使用的泛滥,必须承认中科大的成功,但是的人们却是似乎一种泛化的口号使用了。或许这个题目用了“殇”言重了些,但是这里想放在这里表达一种忧患的表面化的现象意识。不是在为科技兴国梦悲哀情绪,而是在为一种口号的形式感到些许失望。我们的复兴之旅需要科学技术,但不能是表面的口号形象。当然,名词的使用是自由的,但一旦表达出来,就赋予某种对应客体的理解上的含义了。

在写这个题目的时候真是没什么勇气,因为不知道想要说点什么才符合逻辑,符合人们理解的那样说得通。只是看了上海科大成立并开始招生了,凭着直觉想唠叨几句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9546-779969.html

上一篇:从一篇关于麻椒的论文说开去
下一篇:又是踏青季节:第一次乘坐动车
收藏 IP: 212.114.252.*| 热度|

8 魏东平 罗德海 王慧 戴德昌 陈冬生 彭真明 叶国良 姚远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