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越读越穷——不知道这个认识是现在才有的呢?但我想或许早已出现,至少是在人们心里是这样盘旋的。纵观中国历史,以前的读书人也未必就很如意,多少读书人,最后能考上秀才的都寥寥无几,“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完全是正常现象,很多读书人考了一辈子还是童生,还跟那些十来岁的小孩一起参加考试。只不过现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动不动就是状元榜眼,或许人们以为古时候随便也能中个举人什么的,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有些人更是认为或许就等价于进士,是可以做大官的,但说句不怕大家“现代读书人”的,若回到古代,说不定连个秀才都未必能考上。但为什么那时候没有现在觉得这么凄凉和尖锐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件事:
一、国家层面
对于现在动则上百万的学生,国家是怎么看的?但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却好像是为了面子,为了“全民素质”提升,或许是自卑得太久了。当数字上去的时候,很快出现的问题计划外的人他们无处着落,这就是就业问题,当就业成为问题的时候,相关部门又开始将就业当作一个数据来考察高校,高校迫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少不得是要迎合的,于是让学生如何就业成了一个学校重头,只为了就业而组织的教育就好像只为了传宗接代而进行的结合,少不得有些人有思想之后就出现不满什么的。
从国家层面来说,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有明确目标的,根据这些目标应该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就比如教育方面,当前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但针对师范院校的专项培养却与综合大学完全一样,甚至鼓捣向着综合大学发展,只是师范生毕业之后还可以有教师资格证选择教师行业,那些非师范的学的是一样的,但毕业之后就业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不考研又能如何?但考研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像师范院校的培养本身就偏理论、基础,考研之后又如何不被人“歧视”呢?
若不能很好解决好这些“人才”的问题?那钱学森之问或许就要改成“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越来越穷?”
二、社会层面
从“穷”最先联系的应该就是金钱,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当前社会评价标准单一,国家以GDP为目标,个人以是否有钱论英雄,这就造成了笑贫不笑娼的现象,只要有钱一切都没问题。读书人地位下降,而古时候即使只是一个童生,在当地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但现在首先想到的是赚不赚钱,从市场规律来说,如果大家都认为某样东西赚钱,那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做,然后价格下降,然后就成了不赚钱的行业。读书也一样,如果只论最后取得的经济价值,那最后必然是失望。
社会多元评价才是解决读书人觉得越读越穷的现象,尊重知识。同时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也要记得精神的丰富,而精神的丰富不是放假时候疲于奔命的旅游,也不是要买大堆的书来作为门面,精神的丰富各自不同,不要那么急躁,静下来看看自己的足迹。其实也就是要看看自身。
三、个人层面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哥弟俩,哥哥很善于读书,弟弟调皮捣蛋,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最后留校任教,弟弟却在读完初中的时候就出去打工,然后攒钱,做了包工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哥哥还在为副教授坐在实验室拼命的时候,弟弟给他们学校捐赠了1000万,学校给弟弟颁发了经济学教授的职称。很现实的一个故事,我们称之为故事一。
故事二:古时候有这么一个秀才,考了多少多年,就是没中,家中能卖的都卖了,算是穷困潦倒,最后实在过不下去了,准备上吊,上帝出现救了他,并告诉他说你不能死,你是状元的命,下次考试肯定中。但才过了一个月,他就被打下了地狱,自从知道他是状元命的时候他更是懒得一塌糊涂,在家里生生饿死了也不外出求食。他嚷着说上帝告诉过他是状元命,他要见上帝,上帝最后出现告诉他的是:即使你是状元命,但自己都养不活那还能做什么。
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也反映出了一些现实。看到故事一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学校的无能和黑暗,故事二或许责骂那个秀才无能。或许大家现在依然还有一个认识那就是去学校读书,但却是否想过读书并不限于在学校,第一个故事中,大家只看到了弟弟最后的荣耀,却不知他在荣耀背后所进行的艰辛学习,按我说他有足够的资格可以当得教授,而故事二的秀才或许是有些极端,但想想有多少人在大学时,在研究生时因为觉得对未来没有好处而放弃了学的一些东西,读书就像种树,十年树木,想要很快长成参天大树,那质地总不那么坚实,遇到风雨容易折断,只有在风雨洗礼之下依然还能不断成长的或许最后才能长成大树。更只看狼吃肉,没看到狼挨打。
换句话说现在或许缺少的是一种读书精神,读书若只想要最后所带给的好处,读起来必然是痛苦的,这就是为何学习专业课没有看小说那么顺畅一般,在当前物质条件收到质疑的时候能否坚守精神的大堤,这或许也是一种淬炼,当有一日冲天而起,笑傲众人的时候再回头看看,或许你的生命不一定要跟所有人一样。
书,今天你读了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