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老师由教育者演变为被雇佣者,姑且不谈什么价值或意义,但现在教师付出的劳动在不断加剧,取得的成效却越发低下,前段时间院士造假风波,有院士说在评选院士的时候院士的作品不能有丝毫的瑕疵,那到了这一代人参评院士的时候是否还能在学术上没有瑕疵的研究者。教学原本是一体的,但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却是细化到教是教,学是学,这里的学,不仅是学生的学,还有老师的学。
从2003年到2008年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参与的人应该都心知肚明,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估,有材料的要整理,没材料的创造材料也得整理,为什么?大家心里有谱。教育管理部分以为一个教学评估那一切就顺畅了,教学关于就成走上正轨,真正实现现代化、规范化,这些年又在高呼信息化,最后的结果是数字指挥人,数字统治人的现象日益严重,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淡化,在其位不能谋其政,应对各种上级的总结报表数据等等,无一不是让人头疼的是,是一切数据是真的,也没有那么艰难,若数据有瑕疵,那少不得要死多少脑细胞来将故事说圆。而同样是管理人员,他们在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或要求时,又缺少对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把控,造成制定制度“目中无人”,评价制度时又是“心中无数”,最后忙不过来,弄得一团糟,上面在催,下面在拖,自以为受气,却有无事无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不知所谓。为了评价简单,最后可能一个学校一个标准,比如每个老师必须要一年至少要上多少课时?但问带学生实验算多少课时?给你算一门课吧!但具体是多少有时数字是很无力的,比如带数学建模的,比如给学生参加竞赛辅导等等,这还是对于有课可上的,对于有些专业本身就有一两个班的学院,专业老师抢着上课完成基本课时的现象时有发生,没能抢上的或许还得另外想办法,比如带个实习什么的,赚点课时,保证工作量的足够,现在的高校老师要求越来越高,但想进去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乎有学校出个标准,三年不出成果调岗,五年不出成果解聘。搞得人人自危,为了成果没办法。
现在的学生只能说知道得太多了,在中小学被压抑得太过,到了大学少不得要肆无忌惮一番,特别是见到大学不过是高中的延续,甚至比高中更让人“烦躁”的是还没人监督,一部分学生就出现趋利避害,比如那个老师比较严格要求,那么老师可能就不那么受人喜欢了。再看看现在学校宣扬的思想,跟高中没啥两样,甚至更让人觉得不知该如何去做,高中时候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了,但大学宣扬的还是好好学习你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被骗的好苦啊!结果听人说研究生挺清闲的,没有那么多课,于是有人乐呵乐呵就去考研了,上了研才发现,导师天天盯着让做实验,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延续,还不得对导师有丝毫的怨言,生死大权掌握在老师手中。
其实老师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老师,真心是个劳心劳力的职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