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篇中谈到的一些的看法,可能会强化师生关系中微妙的一面,因为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师生关系概莫能外。我之所以会论述这方面的问题,原因是在我接触和观察的研究生群体中,会有一开始把导师与自己的关系过分理想化的情况,当他们在遇到一些冲突之后总不免感到困惑与不解,甚至抱怨,而不是抱着一个积极的、类似“经营”朋友关系的心态去处理和导师的关系。
那么这里回到一个对学生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具体而言,如何处理和导师的关系呢?有朋友会问,既然我这里把师生关系说的那么微妙,那处理起来岂不是也应该是处处留心,时时谨慎呢?其实未必。我在研究生的时候读过美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Steven Krantz教授写的一本书,叫
A Mathematician's Survival Guide: Graduate School and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
这本书是写给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读的一本“生存指南”,教大家如何顺利度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我个人很推荐大家有机会能读到这本书,不限于数学专业。这本书涵盖的面很广,但是贯穿本书核心的是这样一个观点:talk to people。我个人深受这句话的启发,直到现在,我都把这句话视为我个人求学阶段的金玉良言。具体到处理和导师的关系,其实千言万语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我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多跟导师沟通。我之前说过,导师的性格和处事风格可能千千万,但是除了极少数情况下,导师都是希望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或者至少能好好完成学业的。我自己虽然没有做过导师,但是站在导师的角度去想,他们最害怕的一类学生可能就是那种整天见不着面又不知道在干什么的学生。因此,跟导师保持一个相对合适的沟通频率是最要紧的事情。这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大前提。很多情况下,导师会通过组会或者定期email的形式主动跟学生保持沟通,这当然好,但无论导师的风格如何,做学生的都应该有跟导师主动沟通的意识。即便是有组会的定期会面,导师也是“一对多”,不可能充分关注到你个人的想法。有同学会顾虑导师会不会太忙,找多了会不会烦。姑且不论我的亲身经历和周围观察当中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导师,即便有这样的情况,只要你找他聊的事情是必要的,能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就应该去找。当然基本的沟通礼貌还是应该有,比如有事儿联系导师的话,应提前用Email邀约,而不是生猛地冲到老师办公室堵着。
总之,通过沟通让导师看到你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那有朋友会问,如果自己的想法跟导师有冲突怎么办?我个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依然很坚定:务必跟导师沟通。细讲起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我就讲一个我自己论文选题的例子。研究生入学后,我就比较希望自己的选题有一些应用背景,对于纯理论的题目不太有兴趣。当时那会儿了解到google的PageRank算法跟马氏链有点关系,于是脑袋一热,就跑去找导师,说想做这个。导师当时的意思是我现在才入门不久,草草定下一个题目并不合适。因为导师的方向是偏理论的,对搜索引擎这个领域也不太了解,说很难帮到我,让我慎重考虑。后来我还是安心打基础,选题目的事情暂时放下了。但是导师知道我有从事应用课题的打算之后,会有意识地提供一些信息,比如当他听说清华的姚期智教授课题组有类似的课题研究时,会给我转发邮件。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演化博弈论这个领域,并且发现相关模型跟导师的一些研究方向有关联,更重要的是,很快就有了一些小的计算结果。这次就不像上次找导师那样莽撞,而是带着模型和计算结果跟导师聊选题的事情。导师说让我在组会上先讲一次看看情况。于是我在组会上讲了这次的工作,还不错,大家对这个工作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并且组内的一个硕士研究生后来也将演化博弈的一个问题作为硕士论文的题目。这两次沟通都有很多可以总结的地方:第一次沟通,我很冒失地提出选题,导师也不太支持,但却让导师提早知道我的想法;第二次沟通,我带着略有成型的一些工作去见导师,导师的态度比第一次要正面得多。通过这两次的沟通,我能体会到,虽然导师对于学生自主更换研究方向这件事是比较谨慎,甚至可能是不太支持的,但是只要能让导师看到你的一些进展和为此做出的努力,而不是毫无准备的头脑发热,导师并非不通情理。
我上篇即谈到,人与人之间产生观点上的分歧在所难免。虽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分歧,学生时常不会让导师百分百满意,但是归根结底,学生应该对这几年研究生的学业负起责任,让导师对于自己产生信任,信任自己的责任心,也信任自己对导师的尊重,也信任彼此的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