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及其应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da1112 北京大学概率统计专业博士,聊聊概率及其应用,也聊聊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博文

写在博士后的尾巴之五:那些大学(II) 精选

已有 15867 次阅读 2013-6-20 19:41 |个人分类:科研记录和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继上篇之后,计划中的“那些大学”系列就理应进入到我学习和工作过的那几所大学。无奈几次尝试,写了又停,停了又删,删了又起。如此循环了几次,发现原本有一肚子的话可说,但真正写起来很难拿捏。本科四年,研究生五年,再加上博士后两年,十多年间自己有幸亲身经历三所国内的高水平大学,也走访过海内外的一些大学,一直都在不自觉地思考大学的一些命题。今天索性就聊聊自己对大学某些问题的粗浅想法。

 如果让我挑出一件关于中国大学最让人费解的事情,我会问“为什么大家都追求类似的目标,而忽略自身特色”?似乎中国的大学竞争犹如一场田径比赛,每一位选手都必然会在这场游戏中有一个名次,而选手们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不断在这场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名次。我们这个国家似乎很适应这样一种游戏,把原本可以在多维度上的竞争变成单一指标的“田径比赛”,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区域之间的“GDP比赛”。

 我觉得每一所大学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都应该是她的独特价值在哪,她理应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独一无二的体验,哪怕这种体验看似平凡。记得读研时我的导师有次聊起美国的本科文理学院。这些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可能不高,但在美国国内却是声望很高。在这些学院里,教员非常专注于本科生教学,其遴选的难度恐怕并不比哈佛耶鲁等研究型大学的教员低多少。在这样的学院任教同样可以收获极高的社会声望。反观国内的大学,都在拼了命争取更多硕士点和博士点,仿佛只有这些才能表现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我不明白,难道高质量的本科教学不能成为一种办学上的功勋吗?难道“一流研究型大学”理应成为每一所高校的最终理想吗?对于某些资源条件有限的学校,试问是集中力量办好有自己特色的本科教育、力争让自己的本科毕业生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合算,还是分摊精力勉强介入研究生教育合算?我在想,哪怕是一个社区大学,只要能为当地好好培养几个出色的技术人员,难道不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掌声吗?我也相信,国内的很多教育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办学理想,也许受制于规则和政绩压力,会有自己的一些难言之隐。但是我同时也相信,越是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越需要展现自身的独特价值。我们的大学曾经借助人口红利,从来都是教育市场中强势的一方,不愁生源。但随着国情的改变,当我们的高中生打开眼界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大学理应靠什么保证自己持久的吸引力呢?

 

 当然,无论大学的定位如何,特色怎样,最核心的要素都是教员和学生。这就是我要聊的另一个话题。在大学的办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应该就是如何服务好教员和学生。这是大学的功能和性质所决定的事情。就像公司也一定是把最核心的资源用于对公司业务最重要的部门和人员,像google这样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一定最重视它的工程师团队;而像生产脑白金的公司则一定最重视市场营销人员。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文理学院还是社区大学,教员都是最核心的员工群体,因为是他们在学校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教学和科研中扮演最核心的角色;而学生既是学校最重要的服务对象,也是学校最核心的“产品”。学校的声誉主要取自于教员和学生的工作成果以及社会影响力。

 我相信理解上述逻辑并不困难,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首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凸显教员和学生的核心地位。读研究生期间我有幸分别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短期访问。我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大学的行政服务人员并不少,也就是有大量的非教职人员。这就很有意思,因为国内大学这几年纷纷地呼吁“人员编制臃肿,需要减肥”。那如何来理解国内国外这两种相反的情形呢?

 其实像康奈尔和新加坡国大这样的做法,正是他们服务意识的体现。服务教员和学生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他们专注于最应该做的事情,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研究。而为了确保这一点,需要专门的服务人员帮助他们处理很多“杂事儿”。说到这里,我相信有些朋友会感同身受。比如我在研究生期间协助导师组织过几次学术会议,那时候明显感觉人手不够,相关的专职服务人员很少,到最后大量后勤工作落到老师自己和学生头上,连机票报销这样的事情都需要大教授们亲力亲为。对比我在新加坡国大参加会议的情形,从各种票据财务,到会场后勤等活动都由专人打理得井井有条,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当然国内的现状受制于大学的体制,行政人员都有事业编制和行政级别,从人事制度上就跟国外很不一样。现在国内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聘用制工作人员,希望情况会慢慢改观。

 在国外大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学校的很多设施的设置非常好的照顾到了教学与科研的要求。例如有些大学在休息区会放置黑板,方便老师与学生讨论问题。看得出,学校在制定政策和规划的时候将教员和学生的意见纳入其中。教员和学生是这些政策的直接作用主体,他们的意见理应充分照顾到。记得前些年,杨振宁先生曾感慨国内大学没有喝咖啡的好地方。当时国人不理解,甚至会觉得知识分子太矫情,做学问还非要喝咖啡不成?现在我们理解了这其中的奥妙,也陆续看到各个高校多了一些喝茶、喝咖啡的聊天场所。

 当然,凸显教员和学生在大学中的核心角色,有一些更为宏大的制度性命题。例如这几年国内舆论普遍呼吁的“去行政化”以及“教授治校”就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总之,如果仅仅是纸上谈兵,我心目中大学的逻辑大致是:1)确定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她的价值何在;2)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教员,并如何创造条件让这些教员做出好的工作成果;3)如何招到想要的学生,并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学有所成。当然,这看似简单的逻辑有太多的内涵需要不断挖掘,有很多制度的,技术的复杂细节需要琢磨;也有很多事情并非大学独自可以解决,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希望中国的大学与社会一起向着百花齐放的大学之路前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9728-701307.html

上一篇:写在博士后的尾巴之三:关于导师学生关系的一点看法(II)
下一篇:有感于不同学科的研究定式
收藏 IP: 222.130.135.*| 热度|

4 曹建军 曹聪 陈冬生 xuqingz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