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do 借着水水之名,来这里,只想着能够扩大我的影响力

博文

死于长期不良刺激

已有 3019 次阅读 2013-3-4 23:10 |个人分类:与社会有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癌症, 预防, 不良刺激

    这是我最近从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的。
    作者说,“正是在逐年累积的认识论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觉得,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近30年来,世界癌症发病率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已经成为夺去人类生命的第一死因。近10年、20年,中国癌症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明显上升,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150万人死于癌症,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是因为癌症”。
    “人们为了理清癌症的本质,做出了漫长的努力,终于发现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源自基因损伤、突变积累的结果。年龄越大,基因损伤越多,出现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癌症在某种程度上又被成为一种老年病。”
    “人们用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生存本身就会得癌症”。
    在我看来,癌细胞有几个特征:会不停生长;会挣脱原发肿瘤的控制 ,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进行可怕的转移;免疫系统在抑制癌细胞扩张的同时,也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和移动。 这些都是癌症的可怕之处。不论是使用药物还是放疗等治疗手段,都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严重损伤,一损俱损。
    “人们早已知道慢性炎症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世界上最早的致癌因素实验就是用焦油反复涂抹兔耳皮肤,通过慢性刺激而引起癌症。”
    “事实上,我们的健康反映了我们生活经历的总和,大部分癌症的发生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在哪里出生、有没有接种疫苗、我们吃了什么、住在哪里、在哪里从事何种工作、那里的环境有没有污染,生了病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有没有留下病患?我们的DNA链条随着社会的棘轮缓缓向前,如果它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过多伤害,就会像橡皮筋一样砰地断裂。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的身体是社会和生活方式的一面镜子,癌症是我们生活中好事情和坏事情综合起来的结果。”
    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人人都死于长期的不良刺激。
    “癌症是多因多果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讲究整体观系统观的中医比强调解决局部问题的西医更有优势。”
    此外,使用靶向药物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它“只对肿瘤细胞发生作用,而对周围的正常细胞的损害相对比较小”。但是,寻找突变基因的路很漫长,而且癌细胞很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如此,癌症的治愈将会再次加大难度。
    “本质上,如果无法改造社会,也就无法真正战胜癌症。但对个人而言,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避免癌症发生;即便是无法避免,也可以通过康复手段将死亡率降到最低;即便是无法康复,也希望延长生存时间,维持好的生活质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85-667184.html

上一篇:青春里有多少个四年?
下一篇:那是过去的事
收藏 IP: 112.192.141.*| 热度|

6 庄世宇 高绪仁 刘全慧 孙学军 吕洪波 张鹏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