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日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ry8044 物理学歪人 电气接地学雷人 qq:9792255

博文

三峡大坝利弊机理

已有 17274 次阅读 2012-10-23 12:32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三峡工程, 三峡大坝, 长江中下游, 处理三峡

其实,三峡大坝利弊关键不在其本身,而在政府的管理、调控力度和社会的监督力度。

参见网易新闻
http://news.163.com/11/0518/17/74BPU7P800014JB6.html
国务院要求处理三峡蓄水不利影响
核心提示: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称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产生了一定影响。要求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生态修复,改善生物栖息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事实上,在分析2011年长江流域遭遇50年一遇旱情时,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说,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年3月、4月间,因为忙于发电,水库提前用掉太多水,令旱情雪上加霜。
参见:http://www.xsez.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74

另有新闻
三峡放水抗旱是重点 蓄水发电被推后(图)
http://info.electric.hc360.com/2011/05/261011354544.shtml
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说:“电调必须服从水调,三峡最重要的功能是防洪,其次是供水,发电只能排在第三位。”现阶段,人们把三峡发电的功能抬得过高,反而忽略了三峡防洪的功能……

因此,关键的矛盾在于发电与防洪、供水之间。
其实下面几张图片有助彻底理解相应机理。



1、就在今年长江最大洪峰到来之际,三峡大坝最后一个发电机组投入使用,32台发电机组这周首次开始一起运作,使三峡大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


3

如果洪峰到来之际,大坝只有很小的水位差,参见图2、3,那么,发电量将会小很多。在40米高压下泻出的水流动能远非4米压力下可比的。
  • 因此,最有利发电的是,在洪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着较高的水位差。
  • 最有利防洪措施的却是,在洪峰之前,尽可能地将水放掉(如果中下游此时干旱那正好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应),到时就能积蓄较多的水,给下游以缓冲。


2011年,按长江防总要求,三峡水库5月7日紧急启动抗旱应急调度,将水库每秒的下泄流量将维持在7000立方米左右,此时上游来水量为5500立方米,多下泄1500立方米。
从5月20日开始,应国家防总要求,三峡水库日均出库流量为1万立方米每秒,比入库流量大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至22日16时,水库水位已降至153.07米,较20日的起始水位下降了约1米。
为加大长江中下游抗旱支援力度,三峡水库25日起继续调高下泄流量至1.1万至1.2万立方米,直至6月10日。
6月份,形势急转,干旱变洪灾,至6月24日,三峡大坝开始开闸泄洪。
参看:http://www.gov.cn/jrzg/2011-06/25/content_1892404.htm

这就是所谓的“三峡大坝干旱蓄水、洪灾泄洪”现象。
事实上,确实是汛期泄洪的。至于旱季,三峡倒没有完全蓄水,实实在在地给下游补充了一些水。只是补得太吝啬,至少按照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的说法是这样的。本来,充分放掉库存水,一方面,抗旱,另一方面,可以在接下来的汛期蓄水防洪。可实际上看翁说话的意思,似乎是三峡决策者并没有充分放水以抗旱、防洪,而是保存了更多的水以利接下来发电。

另外,据说,2007年,金正日来到三峡,厚着脸皮提出要看看大坝泄洪。估计是我国领导人迫于情面,破例为他一个人做了一次人工泄洪。殊不知,那一泄如注的损失竟高达数百万。那次只开了2个闸门,限10分钟。所以,三峡大坝的发电效益确实是惊人的,只是过于追求惊人的发电效益往往会适得其反。
参见http://www.zznews.gov.cn/news/2012/0720/article_63222_2.html

因此,如果能被充分监管好,三峡工程确实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如果监管不好,过于偏向发电,就可能起负面作用。本人之前之所以发如唯发电是图,势必使三峡大坝成一害一文,即出于此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673-625353.html

上一篇:为何说中国也将面临印度大停电之隐患
下一篇:论文:采用纳米碳防腐导电涂料恐致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危害
收藏 IP: 223.167.186.*| 热度|

32 陈小润 鲍海飞 高绪仁 金小伟 王水 陆俊茜 李延谦 张鹏举 曹广福 李宇斌 吕喆 赵斌 陈国文 苏德辰 李学宽 徐耀 唐常杰 鲍得海 刘淼 陈桂华 叶威源 杨秀海 刘宇 张檀琴 柏舟 zhanghuatian fansg aliala yxh3161 zzjtcm jzpalsgg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