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科学追求36年记

已有 2299 次阅读 2012-6-19 20:1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启迪思维, 创新在于发现缺陷

1976年哥从大学带回一本《趣味物理学》,那年也是我上初中,数学和物理学成为了所爱,欧几里德几何学、牛顿经典物理学,然后爱恩斯坦相对论物理学,也在中学时代成为数学和物理学最好的学生;然而,高考突然几乎志愿都填上生物学,原因是读了太多关于物理学家、化学家转入生物学研究,从中发现物理、化学原理和规律的资料。

1981年进入大学之后,首先探寻的就是生物物理学和生物理论和数学方程等,热物理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神经控制论和光生物学、脑的生物化学等,于是在1983年的感官生态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演化等大学期间的论文中进入了系统科学、哲学与结构论的纲领。1983年到1986年从大学到在大学农林学院任教,生物科学和心理学哲学,拓扑数学和生物形态发生,从进化论、系统论到结构论的研究完成,基本属于理论生物学和生物学的系统论等领域探索。

1986年之后,偶然读到行为医学和心身医学的书籍,同时1987年转到医药院校任教,在中医药和现代西方医学、生物学的研读发现中医的五藏六腑是西医中的呼吸、消化、代谢和循环系统的器官;因而,突然领悟到这是一个代谢系统的稳态调控模型,于是开始了系统医药学概念和模型的提出,之后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体会中提出一个系统遗传学的概念,而后在接触到转基因动物的资料后又提出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和观点。

1994年来到北京中关村,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基因工程和转基因生物的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等,尤其是德国宝林曼的细胞生物化学代谢反应和细胞信号传导的2张图表,激发了整合实验生物学与理论生物学结合的分子、细胞、神经网络等层次的生物系统与工程生物系统研究思考。

于是,因筹办和组织1996年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而在国际上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并留学国外和继续在欧洲寻求组织和筹办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国际协会和会议,广泛到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纳米科学和生命科学、医药科学等凡是涉及到生物现象研究领域的科学家。

2006年到2008年检索和研究了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工程和系统遗传学等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和历史,2008年到今年,基本完成了整个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观点、方法和技术等考察;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是生物科学已经进入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化学家们的理想追求状态,对生命现象和活动展开定量和模型与可预测性、工程化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时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583829.html

上一篇:信息是资本增值之源
下一篇:技术创新未来经济
收藏 IP: 122.225.105.*| 热度|

1 曾庆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