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讨论没有读书时间的大问题。
“
红袖添香夜读书”是古代男知识分子的梦想。
只是不知道今天的男知识分子不知道还有这梦想没?也许只想红袖添香,而懒得同时读书了。
我前文书说过,今天,只要是副教授及以上的学者,都一副要教训别人的架势,让他们去培训别人可以,让他们接受培训则很难。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是有很多证据说明这一点。
而且非但别人如此,让我连续去听几天的课,我可能也会说没时间,而我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懒散的日子可以享受。
那么,究竟是谁让我们没有了听课的时间?读书的时间?有点时间不是去申请项目,就是去评审项目,或者顶多去读读论文,再写论文,查查后面的引用情况了。
要说,西方的大学也讲究所谓影响因子,也说SCI检索期刊的一区二区啥啥的,但是,并不逼你。
我们很多大学的政策则一开始是诱惑:发表一篇给多少钱。
然后就是逼迫了,如果没有发表,则没有什么什么,让你的神经一下子绷了起来。
最后还有比较:你看人家有了,你却没有,即便该你的也不给了。
这样的人造环境自然会逼得懒人勤快起来,可是,勤快起来之后只是论文多了,科学依然没有进步。
在长期以来的几十年内,生存居然就成了我们的最低限度也是唯一限度的追求,而为了生存的期待似乎还会持续很久的时间,且在我们这一代也许都无法改变,而只能到陈热闹或者陈热闹的下一代有所改观了。
如此窘境,连领导们都会失望,也会把自己的儿子孙子送到国外,他们见多识广,知道那里能能孩子们快乐自由地生长,可是,在国内,他们主导的各类政策却不会改变。
记得在做教育均衡的研究时,我就很困惑,如果国家真的希望教育均衡发展,能不能晒一下部长级及以上的领导们的孙子在哪里读书呢?!如果连这个均衡都没有,也就不要再提这个概念了。让老百姓拼命买学区房或者“自愿”交择校费好了。
诸葛亮先生在遇到刘备前大概还是很失望的,如此牛人竟然那些大小军阀们没有来力请出山,只有这个要啥没啥的织席贩履的所谓皇叔才会如此求人若渴地来三次寻觅,按照《出师表》的说法,诸葛亮本来也希望能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可是,他在隆中怕是无法高卧的,一定会有一天铁蹄踏向这个区域,那么干脆主动出山就成为必然。
而我们可以想象,司马徽们就可以在茅庐里继续读书,也许有一天就会因为交公粮交不起就被迫继续搬家,也不会真的有多少读书时间。
这样,在登封看着嵩阳书院,看着少林寺,看着中岳庙,我还是困扰了,这样的三个地方,现在前两个是热闹地方,后一天冷清一点,可是,并不是观里的道士们希望冷清,如有机会,也会一般地热闹,让那浓烈的商业气息如少林寺那般在中岳庙开花结果。
在登封给我最深的其实是中岳庙,看着里面的道士,也是有一搭无一搭地打理着冷清的寺院,或斜靠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什么。读些道教经典?或者拿本汉译世界名著?觉得似乎不能想象。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53657.html
上一篇:
在这个温暖的科学网博友见面月,俺今天又见到秦四清研究员下一篇: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