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hink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thinker

博文

医药制造类上市公司综合分析(2008版)

已有 3641 次阅读 2011-12-3 11:13 |个人分类:行业观察|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生物制药, 财务分析, 上市医药公司

这是2008年夏根据上市医药企业做的分析,这几年该板块和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该文已不能概括当前的状况了。
日期:2008-08-02


本分析以2005-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报为依据。
本分析通过筛选,将医药制造公司分为三类:
a) 生物类,即采用提取或者生物工程方法生产生物类大分子药物的公司。本类公司包括。海王生物(000078),四环生物(000518),长春高新 (000661),诚志股份(000990),天坛生物(600161),通化东宝(600867),华兰生物(002007),双鹭药业 (002038);
b) 化学类,本类公司包括恒瑞医药(600276),华邦制药(002004),双鹤药业(600062),仁和药业(000650),海正药业 (600267),复星医药(600196),华北制药(600812),三精制药(600829),哈药股份(600664),三九药业 (000999),东北制药(000597);
c) 中药类。本类公司包括天士力(600535),千金药业(600479),同仁堂(600085),江中制药(600750),白云山 A(000522),沃华医药(002107),片仔癀(600436),东阿阿胶(000423),云南白药(000538),广州药业 (600332),益佰制药(600594),健康元(600380).

资产规模和营收
以2007年总资产看。生物类公司平均总资产为14.1亿元,最高为海王生物31亿,最低为双鹭药业5.8亿。化学类公司平均总资产41.4亿元,最高为 哈药股份94.5亿元,最低为仁和药业3065万元。中药类公司平均总资产为26.4亿元,最高为广州药业62.1亿元,最低为沃华医药4.5亿元。再看 营业收入,生物类平均为7.8亿元,最高为海王生物24.9亿,最低为四环生物2.8亿。化学类公司平均收入为32.9亿元,最高为哈药82.9亿元,最 低为华邦制药4.9亿元;而中药类平均营收为26.9亿元,最高广州药业123亿,最低为沃华医药1.3亿元。生物类公司中有很多公司不是纯粹做生物制 药,所以生物类公司的营收和资产估计是偏高很多的。

市场环境和盈利能力
为了评判市场环境,采用05-07三年的数据,我选择了两个指标,一个是毛利率,一个是净利润率和毛利润率的比值。前者反映的市场供应的情况,后者反映的 是公司营销效率和市场竞争程度。对于盈利能力则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利润率来表示。从平均毛利率来看,生物类,化学类和中药类分别为 30.5%,38.0%和47.1%。而净利润率与毛利润率的比值(N/G)依序分别为23.4%,23.4%和23.2%。由于每个公司的表现差别太 大,N/G不能反应市场的真实情况。不过这里可以看出,医药公司的市场费用和管理费用很高,市场竞争激烈,基本上属于红海。观察优秀的公司,生物类毛利率 前三是双鹭药业(63.4%),长春高新(53.9%)和天坛生物(34.2%),N/G最好的是华兰生物(72.5%),天坛生物(72.5%)和双鹭 药业(68.3%)。化学类毛利率前三是恒瑞医药(72.2%),华邦制药(69.1%)和三精制药(46.9%),N/G前三是华邦制药 (45.9%),复兴医药(41.3%)和恒瑞医药(23.7%)。中药类公司毛利率榜为沃华医药(80.4%),益佰制药(72.2%)和江中制药 (63.9%),N/G前三为片仔癀(44.2%),千金药业(34.9%)和健康元(33.6%)。天士力因为有较大低毛利率的医药商业收入,所以总的 毛利率只有37.4%。毛利率最差的是生物类公司,但是其优秀企业的毛利率依然很高,而且前三的N/G值高于另两个类别的公司,这可能说明该类市场公司不 多,产品竞争并不激烈。
就回报率,平均ROA,ROE分别为,生物类(3.1%,1.6%),化学类(6.5%,11.3%)和中药类(7.7%,12.6%)。生物类此指标靠 前的公司是双鹭药业(14.9%,15.9%),天坛生物(10.6%,15.6%)和华兰生物(10.0%,14.2%)。化学类前三名是华邦制药 (14.3%,20.7%),三精制药(9.2%,20.4%)和恒瑞医药(16.5%,19.7%).中药类公司是云南白药 (12.7%,25.6%),沃华医药(10.8%,16.0%)和东阿阿胶(11.1%,14.1%).可以看出,好的公司ROA能够做到10%以 上,ROE能够做到20%。就净利润率而言,生物,化学和中药三者分别为7.1%,8.9%和10.9.就个别公司讲,生物类前三是双鹭药业 (43.3%),天坛生物(24.8%)和华兰生物(23.3%);化学类是华邦制药(31.7%),恒瑞医药(17.1%)和复星医药(11.3%); 中药类则为沃华医药(26.3%),东阿阿胶(17.3%)和健康元(17.1%)。
不论是哪个子块,都有很好的公司。这表明医药行业的市场环境还是不错的。近几年我国在医药上的花费年年增高,为很多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环境。三个子类的 公司年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双鹭药业三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1.5%,恒瑞医药达到27.9%,天士力达到38.1%,云南白药达到29.7%。也有 一些小公司发展极快,比如仁和年均增长70.7%,华邦34.2%。

负债和资产效率
对于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的公司,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可以帮助公司更快成长。生物,化学和中药三类公司平均负债率分别为40.7%,51.3%和 39.8%。双鹭的负债只有6.3%,恒瑞只有16.3%。对于高毛利润行业,这样的负债率明显偏低。对于毛利润率在30-40的房地产行业,有的公司负 债可以到60%。但是这样负债说明一点,这与医药行业的特点有关。医药是高风险行业,也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同时又是资本密集和长周期的行业。当前负债表明 公司对风险的担忧,也对在当前大举投资有顾虑。考虑到我们人均医疗费用较低,卫生行业的体制,以及当前改革的不明朗状态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特点,这 样的现象不难理解。但是我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考察总资产周转率,生物,化学和中药类公司各自平均为0.44,0.82和0.87.生物类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周转率为双鹭药业(0.34),天坛生物 (0.43)和华兰生物(0.43)。化学类盈利能力较好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为华邦制药(0.45),三精制药(0.88)和恒瑞医药(0.96)。中药 类公司为云南白药(1.47),沃华医药(0.41)和东阿阿胶(0.79).
从资产运营效率将,最好的是化学类和中药类公司,生物类公司明显保守低效。这可能与后者作为一个新兴子版块,还没有建立比较好的经理人队伍,形成较好的财务管理有关。

研究开发和品牌运作
医药类公司有两个较好的方向,一个是以OTC药为主的品牌药业,一个是以新药为主的研发药企。还有一类是注重成本管理的原料药企。国内现在的研发药企很 少,05-07年三年研发投入占收入1%以上的公司只有几家,分别是双鹭药业(16.5%),恒瑞医药(8.0%),海正药业(3.3%),华兰生物 (1.9%),天士力(1.6%)和长春高新(1.6)。双鹭是一个重研发轻销售的公司。海正原来是一家原料药企,近几年开始转型涉足新药研发。恒瑞和天 士力同时也注重销售队伍的建设。在OTC领域,国内较好的代表是西安杨森。上市公司中,云南白药,江中制药,三九医药和三精制药都是类似的战略。云南白药 通过研发白药牙膏试图进入类日化领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三精制药,东阿阿胶同时又是保健品领域的公司。广州医药的王老吉还是饮料行业的巨头。复星医药控 股复星大药房和国药控股,在零售网络的上实力不小。

展望
医药公司的春天还没有到来。A股现在医药板块是明显相对高估的板块,这说明大家看好医药的明天。从今天的市场格局还看不出十年后的格局,因为刺激还没有真 正到来。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些苗头。对于研发类公司,我们的研发不能够和国外巨头比,但是我国的研发成本低,病人多,所以研发的效率可以弥补过来。当 前,双鹭,恒瑞和海正是真正有勇气大举研发旗帜的公司。这是一条坎坷的路,祝愿它们走的稳,走的顺。在OTC方面,我还没有看到真正的强者。大部分公司依 靠一两个主打药品维持着,我还没有看到一个持续的产品,品牌和市场运作机制。也许云南白药可以期待,东阿阿胶也不错。从数据来看,云南白药的管理层是相当 不错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622-514412.html

上一篇:生命科学专业人士的未来
下一篇:对中草药现代化的初步思考
收藏 IP: 114.86.244.*| 热度|

1 lftkf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