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flying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agleflyingi

博文

屠呦呦需不需要中国院士的头衔?

已有 3230 次阅读 2011-10-28 11: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院士, 屠呦呦

  近来很多媒体都在评论屠呦呦事件,并且问屠呦呦该不该得院士。我认为大家的讨论方向有点偏了。我们不该问屠呦呦是否该上院士,而是问现在中国的院士是什么。如果没有把现在院士的内涵厘清,去讨论某个人是不是该当院士是没有意义的。就比如对一个名词没有明确的定义,而要去说一个东西是不是就是这个名词指代的东西一样。

  在美国,院士就是荣誉。那是对某些科学家以往成绩的一种肯定。但是这种荣誉并没有很大的权利。院士在申请项目资助的时候,一样还是要看他申请的项目是好是坏。当然不可否认,是人都有印象分。评委可能会因为申请人是院士,而对他的工作就比较容易相信是好的。但是这种印象分并不会左右评委对项目好坏的评定。美国院士拿到项目,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项目是好的。

  可是在中国,院士不光是荣誉,更多的是权利与利益。荣誉只是肯定过去,不代表将来。可是权利却代表了当下的利益诉求。如果院士只是荣誉,那屠呦呦应该得到院士的荣誉。你可以说她没有博士学位,没有SCI发表论文,但是她的青蒿素就值得这个荣誉了。那是对她过去工作的肯定。如果屠呦呦“院士”要申报项目,一样要拿出值得资助的项目出来。然而现在的院士,并不只是荣誉,更多的是权利。

  中国的院士,项目再差也是一流的,那是肯定要资助的。院士老眼昏花了,已经不做科研很多年,可是他依然可以拿中国最大的项目。这就是中国的院士。我认识的好些院士,自己已经离开一线研究很多年了。可是他一样有文章发表,一样还在拿大项目。甚至有些院士自己不想干了,可是底下的一帮人,依然绑架着院士去向“钱”冲。院士只是一帮人精心包装的利益战车急先锋。一旦上了这个战车就下不来了。所以院士老人家也很可怜的。院士想休息了,单位不让你休息,院士底下的团队也不让你休息。

  中国的院士是不可超越的。如果院士只是荣誉,那只是对其过往工作的肯定。然而在中国,一旦上了院士,不管你以后的工作还有没有创意,这个人永远就是某个领域的领头狼。仅是因为院士的头衔,而不是他的工作的先进性,就界定了中国科学的水平。这是非常危险的。院士个人的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肯定是要下降的。而中国的科学水平标准不是瞄准朝上的方向发展,却被一个下降的水平界定住了。赋予院士权利的中国院士制度其实已经很大地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依然往院士里头冲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不要为了个人荣誉而阻滞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如果他们自认自己是科学家的话,就应该抛开个人的荣誉,而追求科学本身真正的发展。

  厘清中国院士的定义后,再来问屠呦呦是否该当中国院士。再来思考饶毅需不需要这个中国院士头衔;再来思考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需不需要中国院士的头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8927-501926.html


收藏 IP: 116.56.137.*| 热度|

2 裴鑫 曲津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