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日,树兄与师妹从观自在菩萨那里出来(见《今天,你孤独了吗》),已是暮色苍茫,薄雾还山,青纱叠翠,钩月影现,许多景色不曾细看。今日,兄妹二人游历西崆峒花儿会,一路林木葱郁,如碧波万顷,鸟语花香,胜瑶池仙境,不时哼哼叽叽倒也悠闲。
西崆峒又称莲花山,全山由裸露的石灰岩构成,因酷似九瓣莲花盛开在绿波翠色之中而得名,顶峰比“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还高1500米,据说是广成子得道之处。《水经注》也说华山“远而望之若花状”,只是全山是一座花岗岩。
快到山脚下,绝壁南崖,梯云凿道,有一石窟,似刻浮檀,如攻水玉,石窟下有万亩荷塘,有如: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
树兄有感,脱口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妹不以为然,接道:“‘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这杨老汉的最大败笔,若不是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略加挽救,那简直是俗不可耐。”
“何也?”树兄大为不解。
“你看。”顺着师妹手指看去,不远处有一奇石,旁凿一方塘,清泉之中开一枝青色莲花。“这才是李白说的,‘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师妹说,“碧荷”就是“青莲”。原来,莲有五色:白、青、红、紫、黄,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
莲池旁有一亭,亭中一白衣人正以古筝轻拨《云水禅心》。左右亭柱各有一联,上联是“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下联是“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树兄一看,知道是说李白,心想这联并不工整,又让师妹抢白了两句,对青莲也无好印象,便故意给师妹出一上联:“青莲出尘不染身,芙蓉花开不染尘,尘为尘,尘非尘,尘起尘落,缘随缘,缘非缘,缘起缘落,唯得莲心超尘缘。”
师妹嫌其啰嗦无聊,不愿出对,弹筝人却对道:“奕修转句太费字,蠢鱼言劝太费事,句成句,句联句,句叠句重,法有法,法依法,法叠法重,可知修士生句法。”这奕修是宋诗人谢奕信之兄长,谢奕信有《次兄奕修君玉山留题韵并序》:碧玉参差绕崛奇,来登胜概喜忘疲。人传唾玉添芳润,二十年前刺史为。
三人哈哈大笑。白衣人起身让座,三人重新坐下,上茶。白衣人见他们为李杨争红莲、青莲,均不得要领,便问:“观音菩萨是大眼睛,还是小眼睛。”
树兄不假思索便说:“当然是大眼睛。”
“你喜欢大眼睛?”师妹问。
树兄看师妹眼睛不小,便说:“当然喜欢大眼睛。”
“那四大天王的眼睛就很大,瞪得跟杏子一般,跟牛眼睛一样,你也喜欢。还有上眼线,下眼线,上眼影,下眼影,上睫毛,下睫毛,简直就是熊猫眼。”说得树兄心里又笑又气。
师妹想那日确实没有好好看看观世音菩萨,又想那观世音的塑像多是慈目微闭,就说:“那观音菩萨是小眼睛。”
树兄觉得不可理解。
白衣人道:“青莲花,又名优钵罗,花瓣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观音菩萨的眼睛,故称佛眼为‘莲眼’,或‘青莲’。《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我懂了。若菩萨的眼睛似红莲,那就太脂粉气了。”师妹笑道:“观自在菩萨看自己在不在的时候,是用心看,故慈目半闭半睁。既然用心看,那看尘世也就不必正视而无需正视了。”
树兄也学师妹的口气,说道:“世事污浊,观大士不得不视又不愿正视,所以眼睛都不愿睁,这就叫智慧。”
“南海有人视而不见也是智慧?若不睁眼就是智慧,那人人都智慧了。”师妹说:“那是用心看,所以不是不愿睁而是无须睁。你看那木胎泥塑四大天王的方脑壳,不用心看,眼睛瞪得那么大也看不见世上的贪污腐败。就像电灯泡,是散光,不是聚光。”
白衣人一听也微微一笑。
树兄想了想,觉得师妹说得也有道理。早先,墨子就知针孔成像,可见小眼睛看得清楚,现在卡片照相机镜头虽小,却是广角,也并不孤陋寡闻。迷迷眼,就像光栅虽窄,却能分辨五颜六色,还能看出立体来。大眼睛成像,光通量足够,终究还是平面的。
兄妹二人高高兴兴与白衣人道别,一路异岭共云,同峰别雨,但见壁累经文,龛重佛影。有道是横镌石崖,暗凿山梁;雕轮月殿,刻镜花堂;雷乘法鼓,树积天香;嗽泉珉谷,吹尘石床。树兄不自觉地把“麦积崖佛龛铭”胡乱摘出几句来。石窟一侧正好绘有《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大士头戴宝冠,面相丰圆,斜披天衣,立于莲花,千手各有一眼,组成圆形法光,有如红日发出万道光芒。
树兄看着这象征力量的千手,象征智慧的千眼,心想现在的科学家就像千手观音一样,一手抓教学,一手抓文章,一手抓基金,一手抓奖状,一手抓神童,一手抓博士,一手抓院长,一手抓院士,一手抓夫人,一手抓公子,一手抓汽车,一手抓房子,一手抓酒杯,一手抓筷子,一手抓鼠标,一手抓话筒,抓得过来吗。
这时,一只松鼠窜来,树兄想起刚才的一段对话,不禁自言自语地说道:“松鼠的小眼睛贼亮贼亮,简直就是鼠目寸光,利爪如钢。幸好是寸光,才能心无旁骛,才能紧紧抱住坚果,剥开坚果。要是眼睛瞪得又大又圆,像等着吃肉的猫,能剥开科学的坚果吗?”
与阳光一米相比,寸光也不短了,更何况寸金难买。伊妹见树兄发呆的样子也就不再言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