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在北京上苑艺术馆举行了一场部分科学家诗人及在京诗人参加的诗朗诵会,其主题是“科学与诗”,促成二者的结合,是由于“探索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神秘联系,好奇心与想象力的结合,创造与表达,都是科学与诗歌的主要特点和任务。”
朗诵会由诗人程小蓓、蓝蓝策展,科学家李淼先生和诗人蒋浩主持。
参加朗诵会的科学工作者有李淼、谢柏松、陈绥阳、张广财、庄孔韶、陈朝、小庄、刘苏峡(提供作品)、宝音、科学松鼠会成员桔子、徐楠等人也到会予以支持。在京诗人程小蓓、蒋浩、成婴、张后、卧夫、月峦、梵雪妮、蓝蓝等三十余位诗人到会并朗诵了诗歌。
诗人蓝蓝,以物理研究对象中微子,写出并朗诵了诗歌《中微子》。会后蓝蓝将诗赠送于我:
一个声音在向我讲述你。
黑夜的树梢掠过一阵风。
声音是想象力和注视在恋爱,我警觉到
你穿越我的太阳穴犹如子弹无声。
讲述在继续,而树梢的风在搬运一列列山脉
并把我四季的低语和燃烧偷走。
你穿行于生殖和死亡里的人,无法阻挡
那是一阵慢下来的风一样的风,忽然又刮起
它低低抹平着虚无的光滑背脊
干得漂亮!我木然叹息
但是谁交出了被俘获的你?从哪一条光芒的轨道?
还是波浪连着波浪在无尽的黑暗中?
是谁使我支着脑袋想,惊悚
如一匹黑暗动物从我额头上破门窜出……
隐身的词,作为诗人我寻找它的逃逸之路
在时间的密林、爱的凝视那无底的岩洞深处
犹如我们得以呼吸的命令所允许
这一切多么美,几乎没有质量的,掀动宇宙的野蛮之力。
诗会后,我对诗人蓝蓝谈了一点想法:
一、
科学的本质是发现,因而与诗人一样,学人也是重在创新。但学人在行为上又是保守的。一方面,是对现有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是面临革命时的审慎,对前者不轻易否定,对后者不轻易赞同。这就是那天在闲谈中提到的“改良”,也可以说是温和的变革。这种行为反映在诗歌上,就是不那么前卫,不那么先锋,甚至是“古典”的。例如,对沈浩波的理论,在我周围的一群人中是难以进行写作实践的。反而欣赏您延续着古典和唯美的书写,这也透视在那天您的非自白性的朗诵中。
正是在这一环境中,科学网上有一些学人选择了古典诗词的诗歌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是业余的、娱乐的,仅为极少数爱好者写,也是非大众化的,可能是为了释放科研的压力。同时,这种表达是刻板的,说得好听一点是规范的,而这正是他们多年专业训练养成的习惯。即便是写新诗的学人,如柏松、平果、朱定局、王芳、苏峡等,也有这样的痕迹。刻板的表达多是技术层面的,不一定要理论和思想的创新,而古诗词正好在语汇、技巧上提供了这样的技术。
二、
我虽然一直关注现代诗的作品,但总觉得写新诗比写古诗词难。现代诗总是伴随革命,从题材革命、语言革命,再到形而下的写作理论,给人的感觉是先有理论再有诗作。不过,题材的广泛性和对象的多样性,在科网上也是不断展示的。物理对象提供了一个广泛而神秘的题材空间。
柏松以白木的笔名,在科网上发表的新诗,就将对物理的体验、感悟与历史上的禅意结合起来,营构如梦般的意象,跨度很大,流变迅速,虽然比较难懂,仍然让人可以从文本进行演译。这里,不讲究科学的实在,因为这毕竟是作者的感受与想象。当然,读者群也就较小了。
这次诗会,“探索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神秘联系,好奇心与想象力的结合,创造与表达,都是科学与诗歌的主要特点和任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诗人对科学的关心也使我开了眼界,尤其是听和读到您的两首美好而富有创意的现代诗歌。也许,这样的题材更有现代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