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mholt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lmholtz 沟通、交流、合作。

博文

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论坛

已有 4661 次阅读 2011-10-21 11:54 |个人分类:综合性资料|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大学, 中德合作, 中德, 校长论坛, 校长会议

 
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论坛
 
何宏
 
 十月金秋,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武汉,我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于10月15-16日举行了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
 
 此次会议由东道主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慕尼黑工业大学协办。会议主题是"协心同力,共赴使命--大学的社会责任"。
 
 与会的中方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国内“985计划”知名学府;德方高校包括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大、图宾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弗莱堡大学等9所“精英计划”高校。
 
 双方参加会议的嘉宾们就各自单位在21世纪全球经济和科技教育一体化大形势下,各自单位在国际化尤其是在中德合作领域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所取的经验以及面对的挑战进行了演讲和交流。双边都进一步表述了希望加强双学位联合培养教育尤其是高校之间科研合作的意愿,包括成立联合科研团队、联合研究所等等方案。
 
 出席会议的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文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的代表以及德国教研部、德国科学基金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代表以及中德科学中心负责人。本人作为德国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在华的首席代表,作为嘉宾于15号下午,在科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议题中,介绍了亥姆霍兹联合会以及本会在对华合作中的成功以及不成功的案例,并总结了经验和建议。
 
 湖北省政府于15号晚上在汉举行宴会,副省长郭生练代表省政府欢迎出席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的嘉宾并作了讲话。
 
 我的母校、东道主华中科技大学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李培根校长全程盯会;我的研究生同学兼室友骆清铭副校长主持了两天的会议。校方周到细致的服务工作、德语系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欢迎和引导打动了所有的中德双方与会者。热情的武汉人民和迷人的江汉水上夜景,永远印在了每位与会者的心上。
 
 “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由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与柏林洪堡大学的时任校长、之后任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的Mlynek教授倡议发起,双方共联合了两国20所顶级名校自2006年起共同参加,中方全部都是985高校,德方也是众望所归的德国精英高校。这些校长会议成员单位按中文拼音以及英文字母顺序依次为:

中方大学包括:1,复旦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 3,南京大学;4,北京大学;5,上海交通大学;6,同济大学; 7,清华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浙江大学;10,中国科技大学;

德方大学包括:1,Albert- Ludwigs- Universität Freiburg(弗莱堡大学);2,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3,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学);4,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洪堡大学);5,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rlsruher Institute fuer Technologie); 6,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慕尼黑大学);7,Rheinisch-Westfae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亚琛工业大学);8,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海德堡大学);9,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 (柏林工大);10,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chen(慕尼黑工业术大学);
 
  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德国科学基金会的合作单位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约定轮流在两国举办。前三届均为每年一次,自第四届后改为每两年一次;下一届即第六届校长论坛将于2013年转回到德国,届时将由慕尼黑工业大学作为东道主主办。
 
 
 有关前四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的参考信息:
 
 第一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于2006年5月24-27日在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共有来自中德双方19所顶尖高校(其中德方8所,中方11所)的校长或副校长与会。
 中方大学: 包括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德方大学包括: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洪堡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慕尼黑大学);Albert- Ludwigs- Universität Freiburg(弗莱堡大学);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海德堡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chen(慕尼黑技术大学);Rheinisch-Westfae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亚琛工业大学)。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教授、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冯马丁先生、中德科学中心代表等。  
 
 第二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于2007年4-5号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开始举行。与会有中德两国十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双边 就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和交流。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对说:德国近年来已在实施旨在打造德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高校尖端科学研究的精英大学建设计划。中国具有类似目标的“985计”也已执行了10年。在这种情况下,两国最好的一批大学之间加强联系,通过会议的形式更好地了解两国有关计划的执行状况很有必要,会晤也有助于两国最好的大学之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合作。 
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负责人。德方与会代表还包括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弗赖堡大学等名校的负责人。 
 
第三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在于2008年10月9-1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会议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盛主持,校长裴钢作主旨发言。  
出席会议的9所国内高校是: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大、浙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同济大学;9所德国高校是: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亚琛工大、柏林工大、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图宾根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弗莱堡大学。
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德国科学联合会秘书长Dzwonnek女士、、德国学术中心秘书长Bode、德国驻沪总领事海盾博士、中德科学中心主任Krawisch等。
 
第四届大学校长论坛于2009年10月6-7两天在德国举行,论坛组织方为图宾根大学并得到上届东道主同济大学的配合与支持:
 中方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德方大学洪堡大学、 亚琛工大、柏林自由大学、慕尼 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卡尔斯鲁厄大学等;
 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 DFG)、德意 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联邦教育研究部( BMBF)等机构也派代表参加会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892-499381.html

上一篇: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中科院将每年联合选拔资助5个联合科研团队
下一篇:天子脚下的暴力强拆:朝阳区创意园也遭恶运
收藏 IP: 114.245.186.*| 热度|

3 肖重发 蒋迅 陈小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