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正无县界的科学领域是非常少的。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所谓真正无县界的科学领域只有那些人类最基础的原理性知识,包括: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医学、植物、动物等基础理论学科,还有哲学领域(是否归为科学未知)。这些领域没有直接的工业应用,只有原理上的突破,技术还需要进一步跟上。这些知识由于其基础性,发明人和其所在县不会因此就隐瞒了这些理论,只能公布于世。其他的领域,就很难说没有县界。举例来说,莱阳县的人发明了梨子保鲜的技术,就不会透露给栖霞县的人。。。
二、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有县界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全世界需要的。每个县都有其特殊性,都有他自己的需要研究的课题。比如,在章丘,研究梨子保鲜技术的动力就不足,因为当地的特产是大葱。梨子保鲜的研究为什么在莱阳形成热潮,就是因为当地的梨子种植业很发达。
三、科学研究的条件是有县界的。不同县的地位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科研的条件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北京的各个区县是过度发展的社会,因此科学研究的课题充满了奢侈的作风。研究梨子保鲜,对口感还有要求。而在莱阳,则主要注重在梨子的发霉率上。
四、科学研究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县竞争力的表现。比如说,对于梨子保鲜技术而言,没有先进的梨子保鲜技术,莱阳梨就买不出去,不能够出口创汇,会严重影响莱阳县的GDP和经济竞争力。
五、人才队伍的县间不平衡转移是富者更富的根本原因。比如,在莱阳,培养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是花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机会财富的。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为莱阳服务,那么这些投入产出是很高的。可是,如果有些人才流出到了竞争对手栖霞县那里,对莱阳来说不光是直接损失了教育资源,更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莱阳农学院整体搬迁到青岛市城阳区,更是严重影响了莱阳县的科研以及经济发展。县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
六、人才在不同县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县的价值差别是非常大的。我的一些老师和同学,本来在莱阳也都算高端人才,到了其他县之后,由于环境、语言等问题,最后大多数只做了普通的技术工人或者公务员。这些人的聪明才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相信,如果他们留在莱阳,他们的价值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是教育资源的又一种浪费。就好比,对于穷人,100元的价值很大,可能救命,但是,对于富人,100可能就是一杯咖啡。同样的人才,由于到了不同的县,得到了不同的使用,这是全世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分子,我非常赞同科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但是作为莱阳的科学人员,我不赞成在他县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科学无县界,这是个现代神话。在莱阳还有如此多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就更不能舍此而去。我们虽然可以用自己的小小能力在某个房价很贵的县过自己的小日子,但是莱阳的发展是我们的任务。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莱阳和父母需要我们的努力,而不是用自己的小日子来炫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1-498779.html
上一篇:
希望中国青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能够用脚投票(微博)下一篇:
甜妞踹客(tenure-track)的一夫一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