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fap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

博文

物质在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中的同和异

已有 4748 次阅读 2011-6-17 06:1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狭义相对论, 牛顿力学, 物质, 特性, 共性

    物质在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中的同和异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31

 

        第四章  狭义相对论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4.1  狭义相对论中的物质 

 在第二章我们已经讲过物理学中物质的共性,这些共性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对牛顿力学、对狭义相对论、对广义相对论(或其它相对性引力理论)全都存在这些共性。我们也讲过,目前物理学中主要和大量研究的对象是位于地球附近(或恒星附近)的物质;在这些区域,暗物质、暗能量均可忽略不计,故本书在讨论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时,都不考虑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还讲过,按照所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其所受万有引力情况,物理学往往把重子-轻子物质(即通常的物质)分为三个范围:1、低速、弱引力范围,这是牛顿力学所研究的范围;2、高速、引力可忽略不计的范围,这是狭义相对论所研究的范围;3、高速和低速、引力不能忽略不计或强引力范围,这是广义相对论所研究的范围。因之在狭义相对论中,我们恒假定:1引力不存在或引力可忽略不计,2、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或者物体的速度与光速比值的二次项不能忽略不计。

与牛顿力学相似,为了便于研究,在狭义相对论中,也需要对物质的大小、形状、体积、和结构进行一些简化或抽象。在牛顿力学中,常把一个体积和线度有限的物体简化和抽象为一个质点。牛顿力学先研究质点的动力学,再在质点动力学的基础上研究质点系的动力学;并根据物体的体积、形状是保持不变还是可变来把质点系抽象为固体、液体、或气体。狭义相对论中,我们也常把一个体积和线度有限的物体简化和抽象为一个质点,也是先研究质点的动力学,再在质点动力学的基础上研究质点系的动力学。不过,对质点系中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之特性的看法,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力学是不相同的。

牛顿力学认为:时间是绝对的,‘同时’概念也是绝对的,力的传播是瞬时的。相对任何惯性参照系来说,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在研究质点系时,常要用到这些特性。可是,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同时’概念也不是绝对的,是与所采用的惯性参照系有关的;力的传播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如果认为在某一惯性参照系中,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在任意别一惯性参照系中,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不可能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这表明,在狭义相对论中,牛顿运动第三定律是不成立的。然而,在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质点系的4维动量仍是守恒的,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质点的4维动量减少了,另一个质点的4维动量将要增加。于是我们就有可能用4维动量的传递来代替力的传递,狭义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理论就是这样做的。下面我们更具体地来说明这个问题。

     (4.1)

图(4.1)是两个存在相互作用的粒子AC4维时空图,折线APB是粒子A的世界线,折线CQD是粒子C的世界线;P处粒子A施出一个‘力的作用’(对于电磁力是发射光子,对于强力力是发射胶子),粒子A4维动量减少了;于Q处粒子C接受这个力的4维动量(表现为吸收光子或胶子),粒子C4维动量增加了。这就是在狭义相对论中,两个粒子之间作用力传递的表现,它起到代替牛顿运动第三定律的作用,研究质点系的动力学时,常要用到这个关系。

物质既可看为以质点系的形式存在,也可看为以场的形式存在;这是因为在场中每一时-空点附近的物质总是可以看为质点的;以后我们常要这样来看待。还要注意,由于‘运动尺缩’现象,一个运动的质点系的体积常要变化,因之在狭义相对论中‘固体’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牛顿力学中 ,我们常可忽略物质的内部结构,可不考虑物质的内部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或一个物体的两相邻层面之间所出现的分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可表现为摩擦力、粘滞力、压力、张力、弹性力等等,在牛顿力学中只考虑这些力的宏观表现,而不去追究这些力的微观根源。在狭义相对论中,由于要考虑粒子之间作用力传递的问题,必须追究这些力的微观根源,也就不可忽略物质的内部结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626-456138.html

上一篇:波动的相位不变性与多普勒效应
下一篇:牛顿运动三定律必须修改才能使之适合狭义相对论
收藏 IP: 58.155.209.*| 热度|

2 刘全慧 董焱章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22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