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Textiler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guoli 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博文

在礼仪之邦做科研

已有 3526 次阅读 2011-5-27 17:1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每次带老外(特别是瑞典人)回国我第一件要对他们交代的就是这件事情。以下几点,是我常说的:

去到高校,如果是教授一定要叫prof 如果不是就叫Mr Ms 如果不知道怎么叫,全都叫Prof。。。
吃饭的时候,不要先坐下,座位是有主次之分的,等着主人安排座位就好了。
喝酒的时候,不要自己喝,每一口酒都需要敬某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该跟谁喝,就找请客的主喝。
进门的时候,习惯性的让一下,包括上下电梯。
。。。

老外听了之后,总是似懂非懂,有些紧张的说:好的好的,到时候我们做什么都跟着你就好了。
我觉得好笑,这群老外,从来都自由惯了,或者说自私惯了,他们哪里懂的了这么多所谓的礼仪啊。
在瑞典的时候,上下电梯谁在前面谁先上,从来没有女士优先这一说。工作的时候即使是院长来找我们,手头的事情没做完也可以跟他说:你等会在来。吃饭的时候不用等大家都来了就可以吃,喝酒更是自己想喝就喝。更不用说座位的主次了,长长的桌子,想坐哪就坐哪!

我开始琢磨,到底是那种文化好?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无比尊重我们的5000年文明历史以及随之遗传下来的礼仪。和外国人讲我们的礼仪文化的时候,我无比的自豪。可从科研的角度看,有时候过多的礼仪却影响了科研的进步性。
比如研讨会上,有很多学生会估计到自己boss的论点,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观点不值钱,值钱的是boss的名字和头衔,观点不能换来科研经费,而boss的名字可以。
比如平时的工作,很多时候博士硕士要做很多打杂的事情,这些事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更多的是精力和心力。

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不用一一举出,因为我相信在科研道路上刚起步的朋友,一定比我了解和感触的更多。

礼仪之邦,我希望礼仪要用在恰当的位置,我希望礼仪不要过分,我也希望从事科研的前辈不要用礼仪来评判一个人的科研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2467-448632.html

上一篇:咖啡与茶
下一篇:认认真真工作,开开心心生活
收藏 IP: 193.11.73.*| 热度|

4 逄焕东 刘洋 武夷山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