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 “钱学森之问”家喻户晓之后,“杰出人才”、“杰出科学家”等字样频频见诸报端。人们会问,什么样的人是杰出科学家?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对于这个问题,英国生物学家、科学方法论专家贝弗里奇在他的两本著作《科学研究的艺术》和《发现的种子》中早就有过回答,这里谈一些学习体会。全文以我所熟悉的郭永怀教授为例加以铺陈。
建造一幢巍峨的大厦需要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但只要有若干杰出的设计师;建立科学的大厦需要一大批前赴后继的科研人员,但只要有若干杰出的科学家。贝弗里奇把科学家分成两类:浪漫型科学家和古典型科学家,前者善于发散思维,后者长于会聚思维,杰出科学家兼有两者的长处,既是冲锋陷阵的开拓者,又是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按钱学森的说法,他们身上实现了“热与冷的结合”。
杰出科学家为人处世有不同的方式,科研治学有迥异的作风,但他们有共同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超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世界的万事万物,急欲揭示观察到的现象的本质和成因。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不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的强烈愿望,亦即,用全新的理论或方法诠释潜在的事物真谛。我的导师郭永怀先生出生于山东荣成的一个偏僻小村,村里连完小也没有。他从小就有无穷的好奇心,上中学开始,一路公费,在大学里,他与三五同学建立了一个读书俱乐部——“微社”,如痴似醉地探求各种知识;获得中英庚款留学机会之后,他先后师从哥廷根学派传人辛吉教授和冯•卡门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他对现代航空中的热点问题——突破“声障”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解决这一难题,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他与钱学森并肩战斗,提出了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新概念,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贡献。
2. 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及其社会需要有广博深邃的宏观大视野,善于把握学科研究新动向,敢于制订占领科学前沿阵地的新决策,因此,经常能做出开创性的工作。郭永怀先生在各个不同时期,都能站立在学科发展的“潮头”,抓住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如迎战“声障”、“热障”;开展爆炸力学、磁流体力学研究;1958年,他主持中科院力学所日常工作期间,与钱学森先生一起,提出主攻“上天、入地、下海”问题的大方向,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
3. 废寝忘餐的工作热情。他们以近乎狂热的激情投身科研,从中享受无与伦比的真正乐趣,越是遇到困难,干劲越大,一旦获得进展则欣喜若狂。他们经常没有时间消遣娱乐和顾及家庭生活。据统计,美国的杰出科学家一般每周工作120个小时。他们把探索未知世界作为巨大的驱动力,丝毫没有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动机。郭永怀攻博时用手动计算器和计算尺为计算工具,通宵达旦地进行跨声速流动的复杂计算,最后写出了百余页的技术报告;我认识他时就知道他每周工作六天半,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和书房里苦干;颐和园近在咫尺,他们夫妇仅在回国时在钱学森夫妇陪同下去过一次!回国十二年间,他一直在中科院力学所、九院和西部核试验基地之间来回奔波,直至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4. 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杰出科学家从不人云亦云,不轻信已有结论,总是用自己搜集的证据下判断,判明是非曲直;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且对自己的观点充满自信,千方百计证实自己的假说;一旦遇到挫折,仍有百倍勇气修正自己的观点;遇到非议时,坚守自己的科学信念。郭永怀在研究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时碰到奇异性困难,他经过长时间思索,独辟蹊径,提出了把边界层方法与坐标变形法“相乘”的一种新的渐近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产生了PLK方法(邦加莱-赖特希尔-郭永怀方法)。在“文革”期间,面临普遍不重视基础研究的局面,他敢于顶住压力,大声疾呼基础研究不能丢,队伍不能散,并坚持原定的研究方向,为所在单位的基础研究保存了实力。
5. 善于群策群力协同攻关。他们以身作则,富有人格魅力,吃苦在前,享乐在后,长于团结年轻一代协同作战。他们用自己的激情和示范来鼓舞团队的士气,并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郭永怀在中科院力学所和九院组建了生机勃勃的研究群体,亲自组织讨论班,对青年人循循善诱,使他们很快成长起来。青年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写成了论文,送给他审阅时,他进行字斟句酌的修改,总是在论文初稿的署名中把他自己的名字划掉。
6. 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他们对自己的科学创造很有感情,勇于争取成功,并把自己的成功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联系起来。郭永怀先生就是这样的人,1965年,他说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来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他用行动实践了他的愿望。
请大家注意,上述各条中没有关于智力特征的内容,也就是说,没有提到杰出科学家智力超群、聪慧异常,实际上他们的智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当然没有很鲁钝的)。心理学家的大量调查分析表明,最适合做科学研究的人士的智商在120~140的范围内。极高智商的人士成为大科学家的反而为数不多。
我认为,杰出科学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最起码应该有上述性格特征和长处。我们在判定一位科学家是否杰出、优秀,不应只看他们头上有几多“光环”,而是应该用上述“尺子”来量一量,从而确定是否为我们真正应该效法的楷模。
我期盼我国新一代学人中不断产生真正的杰出科学家。要明白,上述性格特征中,有先天的成份,但更多的是在后天的历练中逐步形成的。我们的年青人要有大志向,要化大力气,潜心做学问,向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方向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天,“钱学森之问”将不再成为议论纷纷的话题。
参考资料
[1]贝弗里奇,W. I. B.(Beveridge, W. I. B.),科学研究的艺术,陈捷译,科学出版社,1979。
[2] 贝弗里奇,W. I. B.(Beveridge, W. I. B.),发现的种子,金吾伦等译,科学出版社,1987。
附注:这两本书均有电子版。
写于2011年5月15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