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在关于杰出科学家的讨论中,大家达成一种共识:杰出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非功利的献身精神,这是他们废寝忘餐、热情工作的动力源泉。爱因斯坦的学问观的第一要素就是这种献身精神和忘我激情。
爱因斯坦认为,研究人员分为三种:一种人从事科学工作是因为科学工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他们特殊才能的机会,他们之所以喜好科学正如运动员喜好表现自己的技艺一样;一种人把科学看成是谋生的工具,如非机遇也可能成为成功的生意人;最后一种人是真正的献身者。这种人为数不多,但对科学知识所做的贡献却极大。(转引自《科学研究的艺术》,中文版第146页)。
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M.K.E.L.Planck,1858-1947)六十诞辰纪念会上,爱因斯坦做了题为“探索的动机”的讲话,充分阐释了上述观点。
爱因斯坦说:“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色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许多人之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寻常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的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找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之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人都赶出庙堂,那么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那里,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我们之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接着,爱因斯坦话锋一转,说道:“如果庙堂里只有刚才被驱逐了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庙堂就绝不会存在,正如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形势就是那么严峻,缺了像普朗克那样的第三类人,科学的庙堂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在下文中,爱因斯坦对第三类人——天使所宠爱的人进行了剖析。
爱因斯坦认为,第三类人中的大多数是相当怪癖、沉默寡言和孤独的人,人各一面,不像前两类人彼此相似。他们进入科学庙堂的动机何在?按爱因斯坦的见解,有消极的动机,这就是遁世:逃避世俗的粗浅和沉闷,摆脱无常的欲望,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而积极的动机则是,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试图以自己的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它,为此,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为科学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崇高精神。没有他们,科学的殿堂就变成子虚乌有!
第三类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的是莱布尼兹所说的“先定的和谐”,然而,建立这种和谐,并无现成的途径,理论与现实之间并没有唾手可得的逻辑的桥梁,因此,渴望见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爱因斯坦认为,“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指物理学)中最普遍的问题,而不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他认为,像普朗克那样的第三类人的忘我献身直接来自探索科学的激情,而不是任何功利的目的。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对献身精神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一直受恩于古人和今人的劳动,要以同样的分量回馈于社会,这是献身的内在的动力。怎样献身?爱因斯坦说:“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所以,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很欣赏叔本华的话:“人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想所想要的。”并用以激励、鞭策自己。所以,他愿意尽力付出而无所索求,能够在科学探索中遇到挫折而不气馁,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科学伟业。
他由衷地说:“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神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是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就是一代科技伟人的内心独白!
时代呼唤着非功利的献身精神!让功利主义的想法和做法滚出科坛吧!也愿以此荡涤科学工作者(包括我自己)的心灵污秽!
我想在今后的博文里结合实例作进一步展开,也想不断听取博友们的意见。
[1] 爱因斯坦,A,爱因斯坦文集,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
[2] 贝弗里奇,WIB,科学研究的艺术,陈捷译,科学出版社,1979。
写于2011年5月18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