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从报上读到一篇好文章:《捕捉了40年的“上帝之光”》,很受启发。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先复述故事的梗概。
话说40多年前,纽约有一位中学生,名叫费恩,从小就是摄影爱好者。有一次在课堂上听老师介绍屹立在曼哈顿南岸的自由女神像:她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穿古罗马战袍,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火炬象征着自由,表征着人民对自由的追求。老师强调:她的力量是上帝赋予的。
听到这里,费恩的内心涌动强烈的愿望:拍一张与众不同的自由女神的照片。有一次上摄影课时,他突发奇想:如果能拍到闪电从自由女神的火炬上掠过的照片该有多好!画面上会出现女神的火炬放射出来的“上帝之光”!他在课堂上一说,老师就肯定了他的创意。
说做就做。费恩立即投入行动。一有雷阵雨,他就披上雨衣,背上摄影器材,到达现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静待时机。开始时,也有不少摄影同好参与。但是,创意的实现谈何容易!天下雨,雷未到;雷声阵阵,闪电未到;闪电来了,却不去“拜会”女神像;闪电光临女神像上空了,却与火炬擦肩而过。一次,两次,五次,十次,一年,两年,……,理想的镜头就是不出现。同行人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生性执着的费恩坚持着。
经过几十次探索,费恩认定:最佳摄影点在女神像的正前方的远处,要使相机、女神像、闪电这三点连成一线。他的朋友们说,这是机会几乎为零的小概率事件,但是费恩百折不回。
光阴荏苒。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费恩义无反顾地追寻着“上帝之光”。他的摄影同行拍了很多别的好照片,频频获奖、布展,而他无暇顾及拍摄别的照片,一直默默无闻。朋友们取笑他:别傻等了,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偶然光临的闪电呢?然而,费恩痴心不改。
有一回,大雷雨不期而至,一座电厂遭了雷击,家人劝阻他出行,但他义无反顾地来到自由女神身边。但是就在他摄影时,一道闪电向他劈来,把他击伤,一时晕厥,半天爬不起来。一位影友告诉他:自己看到了闪电向女神头顶劈下,蔚为壮观,可惜自己没带相机。费恩再次与罕有的机会擦肩而过,懊恼不已,但仍未丧失信心。
转眼到了2010年,费恩已经58岁了。他终于等到了好运的眷顾。9月22日,费恩得知当晚有大雷雨,兴奋得手舞足蹈。晚饭后他整装出发,在曼哈顿的巴特利公园守候了近两个小时,闪电终于连续降临到女神像上方。8点45分,罕见的闪电来了,又亮又长又大,在那道闪电击中女神像的一瞬间,他按下快门,终于捕捉到这千载难逢的镜头!他把这绝美的大自然造化凝固在他的摄影画面上了!苦苦等待了40多年,他才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第二天,他把拍摄的照片发给各大报纸,立即引起轰动。有人评论说:“这是上帝之光!”也有人说,费恩的手是“上帝之手”,称他是被幸运女神青睐的人。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一青睐姗姗来迟,迟到了40多年!于是,他一夜成名。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起了法国生物学家尼科尔的话:“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
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好好学习费恩。学习他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学习他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坚持理念,学习他为实现目标付出一切的务实的冒险劲头!
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200多年前,富兰克林为了探究雷电奥秘,在雷雨天放风筝的情景。
我又想到孟德尔为了探索遗传规律,几十年如一日做豌豆试验的故事。
我想起袁隆平穷其毕生精力研究水稻杂交规律的事迹。
我想起陈景润目不斜视,钻在6平方米的蜗居里聚精会神解读哥德巴赫猜想的情景。
总而言之,无论追求艺术,还是追求科学,想要成功,决无捷径!
本文资料来源:
苗向东:捕捉了40年的“上帝之光”,《扬子晚报》,2011-5-1,B5版,原载《知识窗》
附言: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有哪位在美国的朋友,找一下2010年9月23~24日的报纸,发给我“上帝之光”的照片;也可以从网上寻找并下载这一照片,发给我(因为我上网的本事不强)。
写于2011年5月14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