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关于“垃圾”图书 精选

已有 4646 次阅读 2011-4-15 00:19 |个人分类:图书出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垃圾图书

出版界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这些从业人员,一定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警惕精神毒品,避免垃圾图书。


回想起头两年社会上也有不少关于垃圾图书的议论。还有专家撰文说中国每年生产的垃圾图书有多少个亿。但看了那些文章,感觉概念不是很清晰。一种认为垃圾图书是指那些卖不出去,最后由库存转变为垃圾的图书。还有一种理解,是这些图书没有什么太多有益的信息,甚至类似于精神垃圾。

如果承认垃圾图书的存在,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理解。


鉴于图书生产流程和成本核算的需要,一般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开印。对于那些读者面相对较窄,天生需求又有限的图书,遇到的很多情况是出于起印的需要或作者的要求,夸大印数(对于来料加工的选题,作者提供经费,相比印1000册书加印一千也就多个纸钱,作者不在乎,我们当然也不反对),消化不掉的最后只能卖垃圾。这在我们的学术类出版物中,比较普遍。由于学科发展的速度很快,专业方面的长销书肯定是少数。显然这些专业书尽管很多水平不高,免不了为了评个职称东拼西凑(作者出资的“职称书”还是很多的),还不能算是垃圾图书,但在从出版社出去,最终进垃圾站的也还是不在少数的。


当然,还有那些政府出资出版,或采购的公众图书,不排除有应景儿、装门面的,但不可能是垃圾图书,但最终进垃圾站的也不少,原因自然很简单,政府的钱花着不用太算计。显然,政府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我们不得不向其靠拢。尽管这样做也有远离市场的风险。毕竟中国的出版业是政府主导的,政府是最大的庄家。这样看来,当垃圾处理的不一定是垃圾图书,很可能是很好的书。只是对需求把握不准或忽悠不够制造的垃圾命运。


至于从内容层面所指的垃圾出版物,情况就比较复杂。不说从这个层面进行垃圾图书的分类,大家各自理解不同,判定标准不同。市场状况也是相当复杂的。在当今出版社转企,市场重组,竞争越来越激烈,图书品种上规模,求效益,无疑也是一条有效出路。书越出越多,内容自然水分越来越多,精品越来越少。毕竟资源有限、创新不易,大家又多追求急功近利,重复出版难免泛滥。好在在中国严格的出版管理背景下,要制造严格意义上的垃圾图书,甚或精神毒品并不容易,而不健康的精神垃圾在国外可能随处可见,这大概也算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吧。国内垃圾精神垃圾多出自监管不易的网络媒体等。图书出版相对触雷风险较小,但盈利增长点自然受限。


在中国,多数出版社是遵纪守法的。有大问题的大多是非法出版物,这个归新闻出版署扫黄打非办管(说到这个讲笑话,这个办的工作人员时常半夜接到举报电话,举报卖淫嫖娼的,整个儿一个告状都找不对门)。


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需求五花八门,对图书的需求不只是内容上的转变,更有形式上的变迁,比如,我也是越来越喜欢看大字、稀排、有图的书,不喜欢密密麻麻都是字的书,书的性价比不能单纯用包含内容的多少去衡量,还有阅读的舒适感,装帧设计所反映的文化氛围,都在价中。当然,不排除确实有不少装帧精美、里面没什么内容的“驴粪蛋儿外面光”的图书,但保不其有人就看中把它卖回去摆在书柜当装饰呢。真正内容很不健康,庸俗至极的图书是成不了主流的,上不了台面的。


所以,我倒认为垃圾图书之说意义不大。这有点像有关垃圾食品之争,只不过一个是物质需求商品,一个是精神需求商品。对于图书,多数情况下,享受的命运只是被浏览或被阅读的区别,被留存和被看完弃之的区别。


解决所谓图书重复出版泛滥的问题,最终还要靠市场去调节。而这在当前是很难做到的。出版社数量短期内不可大幅减少,相关的从业(包括印厂、发行人业)人员也要相对保持稳定,文化还要大发展大繁荣,图书品种、总印数不能大幅减少。书出的越多,“垃圾”越多,精品的比例越低。况且,时代发展了,人们的知识获取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人们对书的要求提高了,在有人看来,满眼是垃圾图书也算正常。在海量的品种中想沙里淘金要看自己的眼光,要费更大的力气。另一方面,出版业计划体制下的烙印还在,就像越来越多的政府采购报纸、杂志已沦落到直接进废品站的境地,图书也是如此。所谓浪费在所难免,“垃圾图书”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却保证了我们这些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还是暂时不变为好。


以上只是抱着自己饭碗的一点胡思乱想。绝对非权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433334.html

上一篇:这个“稳”怎么个“维”?――食品安全大处着眼
下一篇:北京元大都城恒遗址公园的海棠花
收藏 IP: 125.33.203.*| 热度|

16 李学宽 郭桅 吕喆 李泳 黄晓磊 吉宗祥 余昕 柳东阳 吴吉良 梁进 朱志敏 武夷山 毛宁波 孔晓飞 许培扬 shihuashishu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