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首先制订一个非常清淅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必须是多层次性、自洽的。然后针对培养目标中的每一个方面,制订一个Body of
Knowledge。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讲清楚,理工科学生为什么要学一些文学、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伦理的课程;文科生为什么要有基本 的科学思维和定量分析方法等等。
回到前面的能力金字塔,我认为大学里应该注重最顶上两项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由三个方面组成:Knowledge, Mind &
Soul。所谓科学,大概只在knowledge这个层面;而人文,则注重于心灵的培养。这是我所理解的通识教育。而通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争论,大概属于
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总体上如何平衡的问题。我认为,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个人好恶之分。既然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只要有提供不同选择的高校即可。强求一律,适得其反。
前面提到一个专业的Boday of
Knowledge,中文大概可以译作知识结构。最近有人评价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不知教育部看了作何感想。窃以为,教育部只需在培养目标和这个BoK上把
关,至于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还是还各个高校一点自主权,以期培养一些各具特色的毕业生来。哪个学校以通识为主,哪个学校以职业为主,让市场说话,
让学生用脚投票,而教育部则永立正确的位置。这样岂不共赢而和谐社会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