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关于素质教育(旧文)

已有 3669 次阅读 2011-3-26 08:35 |个人分类:三生有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 文章, 教育观

关于素质教育——我的教育观

(首次
发表于2011-1-5 15:32:13

引言

曾庆平教授最近的两篇文章写得好啊!
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不是职业教育
当大学教育成为通才教育之后

之前,我有一篇境外观察的文章:
老美如何看待中国大学生和大学教育

读后的一点思考:首先,科学素质,是指scientific 素质,还是素质 in science? 如果是前者,具体何指?如果是后者,那“文科傻妞”们怎么办?曾庆平教授认为:“理科是科学,文科也是科学,所以不存在“文科傻妞”的问题,不过,提高科 学素质,通识教育似乎是个可行办法。” 可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提并论的。

另有“拆迁办”吕主任之前的佳作:
素质教育与“数字教育”“桶”说


综合素质与教育安排

我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大概是要提高一个人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可归结为
  • 思维能力(想)
  • 表达能力(说、写)
  • 动手能力(做)
  • 自控能力(情商)
  • 身体素质
这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大体上应该符合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如下:


前述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大概只与思维能力一项有关。在这样一个概念框架下,我们再来看教育的全过程安排,是不是会更加明确了呢?从受精卵开始,到成年,我们的教育重点是否直接按照这个从下至上逐渐累积的思路去做就好了呢?

由此我们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是否违背了这样的发展规律?我们在幼儿园开始就过分地注重知识的积累,到了小学,就开始做奥赛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在最重要的身 体素质和情商两方面任其自然发展,结果是:近视一大堆,体弱多病,情商低下。到了高中毕业,突然发现,我们培养了那么多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天 天抓早操,上体育课——据我的有限知识,在大学上体育课的,还只有中国(这一点,我很可能错)。我们是不是有点倒着来?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考察教育,大概还有一个主体的问题,即谁来负担这部分的教育。我们当前谈教育,似乎过多地讨论学校教育,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作用。或 者说,我们把一些本不该由学校来承担的教育责任强加给了各级学校。在我看来,在运动能力和自控能力方面,家庭教育应该负起最大的责任。传统中国的男耕女织 以及西方仍然普遍存在的全职妈妈,对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不过忽视。相反,在中国表现为”妇女也顶半边天“后,家庭教育逐渐由一种隔代教育的方式进行着。隔代教育常常带来溺爱的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问题,导致今日中国孩子教育出现许多问题。


而在职业教育方面,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允许一个本科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得到单位分派的一位“师傅”传帮带。这一 良好的传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丧失近无。即便一些大型企业单位仍然会象征性地委派师傅,可是在人人抢时间、做项目、争利益的前提下,又有几位师傅能 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完一个工程项目呢?在西方,后期职业教育通常由各种专业协会来提供,好的用人单位通常还会报销一部分职业教育的花费。目前中国大量的工程 硕士似乎是要学西方的老路,将硕士办成大五、大六,我认为这并不是一条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高效途径。最近黄老邪提出的重视专业协会的功能,是一条值得认真 探索的思路。

大学教育

终于可以谈大学的通才教育。通才是不是说什么都学一点?这一点是多少?为什么要学那么一点点,学了干什么?会不会是撒胡椒粉,导致样样通、样样松?这些问题不廛清,老师学生都会乱套。

我觉得我们首先制订一个非常清淅的教育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必须是多层次性、自洽的。然后针对培养目标中的每一个方面,制订一个Body of Knowledge。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讲清楚,理工科学生为什么要学一些文学、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伦理的课程;文科生为什么要有基本 的科学思维和定量分析方法等等。

回到前面的能力金字塔,我认为大学里应该注重最顶上两项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由三个方面组成:Knowledge, Mind & Soul。所谓科学,大概只在knowledge这个层面;而人文,则注重于心灵的培养。这是我所理解的通识教育。而通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争论,大概属于 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体上如何平衡的问题。我认为,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有个人好恶之分。既然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从国家层面,我们只要有提供不同选择的高校即可。强求一律,适得其反。

在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方面,本人认为本科的目标应该是自我学习能力;而研究生阶段的目标是知识创新能力。

曾先生提出的今后将通才教育推广到研究生教育的可能。果真如此,恐怕是人类的一个灾难。人的有效生命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实并没有提高 多少;一方面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另一方面平均学习时间也越来越长。如何提高人的有效工作生命,恐怕这才是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一个终极目的。


前面提到一个专业的Boday of Knowledge,中文大概可以译作知识结构。最近有人评价中国只有一所大学,不知教育部看了作何感想。窃以为,教育部只需在培养目标和这个BoK上把 关,至于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还是还各个高校一点自主权,以期培养一些各具特色的毕业生来。哪个学校以通识为主,哪个学校以职业为主,让市场说话, 让学生用脚投票,而教育部则永立正确的位置。这样岂不共赢而和谐社会立现?

工程教育

具体到工程教育,我们的本科培养目标是什么?美国著名的土木工程教授Hardy Cross曾提出工程教育的两个三角形的概念。第一个三角形由科学、工程、社会(含经济)所组成;第二个三角形是试验、理论和模拟。我觉得它们分别对应着 工程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涵。

只谈本科教育。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懂社会和经济?我在“老美如何看待中国大学生和大学教育”一文中评论到,"
中国学生总体上,缺少在Vision, Mission, and Values三个方面的真正思考和训练,而这正是西方所倡导的Liberal Education的真正意义"。 在我看来,人文教育对工科学生的最主要意义,在于依此培养的工程师不至于局限于一个又土又木,只对事情物理感兴趣,只懂如何做,而不问为什么做,做了有什么价值的机器人。它让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真正成为一个经济上能够自立、思想上能够独立、情感上包容的大写的人。

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就开始思考通才、通识教育,一个最主要的标志是土木工程按大类培养,不再细分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专业。这样的改革是好是 坏,惟一能发话的是社会用人单位。关于这一点,近十年来,我们做了多少反馈研究?我不得而知。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一个人活到22岁,还不能有一点点特 长,并藉此寻口饭吃,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在人文教育方面,目前只是要求设立一定比例的必修选修课。在实际教育当中,我们在强调学生要学会做人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作为个体的历史责任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文教育中,过多的只是空洞的说教,却不注重收集可以用来真正言传身教的工程案例。

最近两年,我们又开始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我没有去看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我个人的理解,什么叫卓越,我们只需要比较美国MIT与美国一个三流工程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大概就可以看出一点眉目来。

前不久回国,又发现教改的一个新动向,可能也是在这个卓越项目框架内,即强调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初略地看了一下草案,似乎仍没有脱离原来的那一套东西, 只是近些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生产实习变得越来越有名而无实,对此重新重视并推动一下而已。从根本上来看,动作更大的可能是最近提出来的校企合作培 养。这一点,国外叫做CO-OP制。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

本人博士学习的滑铁卢大学在加拿大以CO-OP学制见长,在本科教育中声誉 非常高。我原来一直不太明白,企业为什么愿意去招一些啥都不会大多时间可能还碍手碍脚的本科低年级学生?后来我做了一些询访,原来,该校由十几个商人牵头 筹建,当初游说政府支持采用这个办法培养工程学生,政府规定对每一个招收CO-OP学生的企业实行当年一定的免税额。国内当前实施的这种校企培养,如果由 教育部单方面推动,估计会阻力很大。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项目,需要政府社会的多方协作。如果工作做得不细致,像做教育年鉴一样马虎的话,大概会要落一个虎头蛇尾的结果。

突然想起这个校企合作的培养思路,在中国亦不新鲜。土木工程界的元老之一,Cross教授学生辈的茅以升先生曾经在解放前(或五十年代)就提出了这样的培养思路。这一点在他的一本关于桥的合集中有提过。手边没有这本书,只做这样一个注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426416.html

上一篇:方法与模型(外二则)
下一篇:关于引用(旧文)
收藏 IP: 99.231.6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