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海啸,又是天灾,又是伤亡。这让我想起其它的伤亡事件,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大的911;规模大影响大的世界大战;内战。不同的事件,人们对伤亡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别:对天灾,我们显得很无力,对死者充满同情,伤亡再大也很少有过激的反抗和仇恨;对人,我们就会义愤填膺,奋起反抗。
也让我联想到免疫系统(做iRepertoire免疫组库项目,所以脑子里总是想着免疫的事)。免疫系统是否也是和人一样?对待不同的“攻击”和伤亡事件也有不同的反应?是否对感染性疾病那样的“外敌入侵”就格外敏感,能迅速调动兵力,能同心协力,能不惜代价?而对内在的突变(肿瘤)可能会有所姑息,比较麻木?
每天死于肺癌,车祸,心脏病的人数远远高于911,可是整个国家这个“肌体”的反应却很淡漠。
一个国家的防御体系,在不同的情形下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肌体也应该如此。比如婴儿期靠母亲提供抗体保护,这样才有生存的机会,适应的机会。一个新生的国家常需要外援也是这个道理。
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死亡病人多为青壮年,因为多半不是感染死的,而是免疫反应过于激烈。年轻好斗。
老年人免疫系统身经百战,再也激发不起“斗志”,只想偏安求全。
这里的主要问题是:肌体的免疫系统对不同来源(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的挑战是否也有应对态度上的不同?这个不同是否跟人的功能状态(年龄,性别等)有关?这些是否又都和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肌体的免疫投入可能在年轻时更注重外敌入侵(感染),而年老时更注重内部突变(癌症)。这样比较合理,因为年轻时肌体细胞积累的突变比较少,癌变的机会也不多。年老时多年的免疫记忆,对许多常见感染也都有了免疫力。如果这个假说成立,那许多疾病可能就是和这个“规律”不协调?比如某次(中年时)的感染让人体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以致免疫元气大伤不能恢复,结果到了年纪大时应对“内患”的能力就显得不足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421375.html
上一篇:
创新最好从上游技术做起下一篇:
排队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