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逼机制”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但如果在普适意义上去理解,“倒逼机制”指的是各类组织在外部压力面前不得不得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压力的运作过程。“倒逼机制”背后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推力。这种力量使组织主体感到惊恐,感到不安全,感到外部环境不稳定,感到一种危机。这种力量也促使组织主体想法克服这种环境不稳定性,从而形成组织改革和发展的“倒逼机制”。
把倒逼机制应用到中国高等教育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倒逼力量日益强大。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实施的是精英教育,高等教育本身基本没有什么危机感。即便是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加入,中国高等教育仍可以安如泰山,因为这些“入侵者”基本上对中国正规渠道的高等教育没有构成什么威胁。但进入21世纪,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后,特别是近两年形势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环境有了新变化。最早的冲击是2006年开始招生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后来是2010年哈佛大学上海中心的成立以及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这几所大学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直接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给中国高等教育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日益强盛的“倒逼”力量。
说这些“入侵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鲶鱼”,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倒逼”力量,是因为这些力量的强大,这些力量的强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政府默许。外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当然应该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更让人吃惊的是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及其运作模式。南方科大目前虽然只得到教育部的“筹建”批文,但它已经开始自主招生,并将自主授予学位,这无疑是得到政府部门的“默许”,按南方科大的说法是在“黄灯”信号下前进。因为没有政府主管部门的默许,就不可能有南方科大的自主招生。其二,办学层次高。这些“鲶鱼”不是原来专科层次的教育,也不是补偿性的学历教育和初始教育后的继续教育,而是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它们从办学之日起,就把自己的抗争对象定位为中国研究型大学,或者说是“985工程大学”。由于其竞争对手是中国顶尖大学,因之也倍受关注。其三,社会支持。这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社会广泛支持。人们不仅用言语欢迎这种中国高等教育竞争态势的形成,也用行动来支持这种态势的发展。有很多中国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这些学校,也有很多的考生放弃了中国“985工程大学”,而报考了这些学校。这无疑将会对中国高等教育形成莫大的冲击。第四,媒体关注。无论是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还是南方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无不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从纸质媒体的党报《人民日报》到都市类报纸,从CCTV到地方电视台,再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都以正面报道的方式报道这些学校的新闻。这也在无形中强化这股倒逼的力量。
当然,形式上的倒逼力量,要化为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上的倒逼机制,还需要三个条件。这第一个条件就是这些潜在的倒逼力量的日益强大,其标志是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取得一些举世瞩目的原创成果等。第二个条件是这些潜在的倒逼力量规模的宏大,其表征指标是形成一支与中国985工程大学数量大体相当的体制外优质大学,即有30所以上的国内体制外优质大学。而当这些学校的招生数占到中国985工程大学的30%时,中国高等教育就得必须为此拿出应对策略。第三个条件是这些大学不采取中国普通大学的治理模式,走的是一条与中国大学发展道路不同的路径。只有如此,它才是体制外的力量,这种力量才可以转化为倒逼力量。三、五年后,或者八、九年后,当这三个条件实现后,这些体制外大学就会成功吸引了中国公民的眼球,这股倒逼力量将日益强盛。这些日益强盛的力量必定会形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倒逼机制,到那些中国高等教育将不得不采取被动的应对措施,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都将会为之而被动改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