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br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bbro

博文

回家乡过年见闻与感悟--1:人的自由流动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

已有 3647 次阅读 2011-2-10 18:5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的家乡

腊月29下午,又一次回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乡,一个养育我的地方。
1.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晋西北的一个小县城,地处吕梁山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就坐落在我家不远的地方。
国内唯一考证确定的宋代长城和具有明代风格的小县城是家乡的特色和骄傲,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后,这一代就成了宋辽战争的前沿。杨家将的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是我启蒙时代听的最多的故事,据说高大厚实的城墙就是穆桂英驻军时修筑而成,包括船型县城、鼓楼、四周城墙和东面的瓮城。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部分古建筑被当成“四旧”拆除,高大的城门被改造成粮食局的粮库,高大厚实的城墙被老百姓从城里城外分别开挖建成土窑洞,作为居住之地。我上高中时,就因为付不起住校读书的费用,自己租住了很小的城墙窑洞。因此,我对这些窑洞有特殊的感情。
2.家乡的变化
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变化类似,县城越来干净整洁,楼也高了,街道也宽了,而且多数乡村公路都硬化了,不再是记忆中的黄土路了,高速公路也即将开通。
但形成截然对比的是,农村却是基本凋零了。
我出生长大的乡村位于县城东北25里的山村。在解放前,村民分散居住在各个沟沟岔岔,没有集中居住的大村落。我小的时候,经常见到零散分布的断壁残垣,询问大人,都能说出是哪家的老房子。在合作社的时候,若干零散居住的居民被集中在一起,形成多个大队。每个大队除了集中居住外,还有小学、卫生所等。
最近10年,自由流动越来越频繁,有条件的,搬到县城居住了,条件差点的,搬到交通方便的大村镇居住。最后只剩下那些没有条件搬走的,仍然居住在那些小山村。每个村庄只有不到10户人家,而且为了耕种和畜牧方便,仅有的居民也居住的越来越分散。当然,学校、卫生所等,早已消失了。经过半个世纪的循环,又回到那个原始、自然的状态了。
不止乡村的人往条件好的县城和乡镇流动,县城居民也往更大的城市流动,除了富起来的那些人员往城市流动,学生和打工的年轻人是流动的主力,导致乡村只有老人和少量留守儿童。
我上小学时的两个小学早已不存在,就连我上初中的学校,已经面目全非了。
在我读初中时,学校包括小学5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不少于500人,而现在已经被彻底废弃。孩子上小学,只能去县城,当然需要大人租房陪护。如果家庭条件差,或没有精力去县城陪读,孩子就没有上学的机会,新一代文盲就这样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逐渐长大了而县城条件好点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而省城的家庭,又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
如此流动下去,随着城市化进程,城乡差别会越来越大,阶层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随着城乡差距拉大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新生代向城市的流动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尽管他们进城的路不是很平坦,甚至很艰难,但这股大军已经形成,而且逐渐壮大,他们再也不会像祖辈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个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在祖祖辈辈生活方式没有多少改观的地方,新生代完全选择了新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道路。
何只农村,其实在城市里,也有大量为了生计奔波的人群,在为下一代的教育发愁。虽然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学校,但他们的子女该去哪里上学,哪里参加高考去呢?
--------
(岢岚从汉代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现在的岢岚县城是后汉刘知远建筑的一座军城。城“周围5里”,气势恢宏,建有一整套防御体系,其格调与西安古城相仿,是古代岢岚的标志性建筑。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枢密院副使时曾几次来岢岚巡查、考核,并撰写了《修岢岚城疏》一文。神宗元丰八年(1084年),知州贺绍庆“于城东增广2里”。明洪武七年(1374年),镇西卫指挥使张兴将全城包砖,“周围7里,城高3丈8尺”,城形如舟。城楼12座,上有旗杆、垛口。城门高大出奇,四门都有瓮城,城外有一条宽5丈、深2丈的护城河。东、西、北门外各有吊桥一座,城外4关2堡。现仍存北、东、南3座城门瓮城和大部分残垣断壁,高大的城门实属国内少有。
岢岚县城历史上处于中原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前沿地带,北宋杨家将镇守的“三关”都在山西境内,从东往西依次是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岢岚城位于宁武关之西南、偏头关之东南,从地图上看三座城正好连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恰成兵家所重“互为犄角”之势,岢岚城屯兵储粮,随时可为宁、偏二关提供支援岢岚人自古便有尚武之风,抗战时期从这里走出过一批批的热血青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岢岚流传着许多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岢岚城东有焦山、孟家坡两个相邻的村庄,据说是杨家军中的两员猛将焦赞、孟良的故里县境内还有几个叫“佘窠”的村庄:东有后佘窠,西有旧佘窠,邻县保德有新佘窠,是威名赫赫的佘太君及其后人的故里,佘太君本姓折(音She),传到后来变成佘而穆桂英父女当初盘据的“穆柯寨”,据说便在岢岚山(芦芽山主峰荷叶坪古称)中走过岢岚“九里十八步”的老城墙,城墙高大厚实,尤以城门洞为甚,高达近十米,其北、东、南门及瓮城至今保存完好据传,当年穆桂英率兵镇守岢岚时,骑在马上的军士高举旌旗出入城门,根本无需卧倒旗杆,遥想那是何等的雄风!
岢岚州志云:岢岚环万山而为城,东、西、南、北皆山也层峦叠嶂,起伏迤逦,山环水抱考《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即此管涔山,又名岢岚山,雄踞城东北,绵延数十里叠嶂耸秀,突出奇观主峰荷叶坪,海拔2784米,是华北最大的“空中草原”,高山草甸面积达581平方公里远望主峰宛若两叶青荷浮于碧空之中,登其上,目穷千里,心清气爽山前另一峰,尖如笋笏,蟠踞数十里,名芦芽山上有金池,五洞、秀峰岭、紫峰崖,凤凰岭、华严寺、说法台、舍身崖、大天涧、小天涧,俱称胜概《广舆记》称:晋刘渊隐居此山,曾得神剑焉北宋杨家将时代,穆桂英之降木也出于此山中 。
荷叶坪周围有原始次森林82万亩,高原草坡66万亩夏季白天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是避暑、旅游的理想去处这里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云杉穿针阔叶树种,还有党参、黄芪等400多种名贵药材和山桃山杏及蘑菇、木耳、蕨菜等珍稀的野菜在这里可以目睹世界珍禽、山西省鸟褐马鸡的风采,还能见到160多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如黑鹳、金雕、小天鹅、虎、金钱豹等的踪影。
"沃土之民多逸,瘠土之民多劳”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至今当地之民,耕石傍崖,悬鹑茹淡,犹有汉唐遗风
岢岚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从殷商起,各族政权即在此治所管辖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多彩的文物仍有留存境内发现
山文化、春秋文化遗址多处,另有汉、晋、北齐、唐代古城堡遗址岢岚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最具知名度的是宋代长城和岢岚县城 。
岢岚踞晋阳屏障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抵御外来入侵,战国时赵武灵王修筑了长城,隋文帝曾沿用北齐长城旧迹筑长城,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北齐和隋的基础上又修筑了现在岢岚境内的长城1998年10月、1999年5月,中国长城协会副会长成大林先生曾两次来岢岚,与省、县文物工作者一起考察境内古长城,确认现存的从县城东山至王家岔乡有30公里为宋长城这段长城绝大部分保存较好,最高处达3米以上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发现有炮台,这是中国使用火器后的产物,更具时代性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宋朝没有修筑过长城,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长城史上的空白,成为举世仅有的极具学术价值的重大发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171-411734.html

上一篇:新版博客有点不适应
下一篇:回家乡过年见闻与感悟--2:启蒙老师、儿时的玩伴、初中学校旧址
收藏 IP: 210.72.25.*| 热度|

4 刘进平 陈辉 武夷山 朱志敏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