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We WELL NEVER FORGET!!!”——从一辆汽车警示牌谈起

已有 4999 次阅读 2007-7-2 10:30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A)

We WELL NEVER FORGET!!!”——从一辆汽车警示牌谈起

 

黄安年文 发表:200772

 

(按:原题《从“永远不要忘记‘9·11’”谈起》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6年9月10首发,现在改题为《We WELL NEVER FORGET!!!”——从一辆汽车警示牌谈起》在博客上重新发表。)

***************************************

从“永远不要忘记‘9·11’”谈起

 

在我们所住的康州丹伯里市里奇伯里小丘社区,一家老人的汽车尾部挂着十分显眼的警示牌,上面用红色字体写着:“09-11-01”旁边是星条旗,下面用黑色字体写着“We WELL NEVER FORGET!!!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他面对的是一场没完没了的看不见的恐怖战争威胁,对于美国一些家庭来说,“9·11是永远的伤痛,对于所有美国人来说,从今后再也没有随心所欲的民主和自由,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预防美国式的“9·11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头等大事,即使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我们的世界并不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愿望和恐怖袭击蔓延的事实给人以强烈的对比。

 

五年来,记住“9·11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和人民挥之不去的永恒话题。南北战争结束后136年来没有在本土发生战争的历史神话,已经宣告结束,从今以后,美国政府和人民面对的是一个并不宁静的社会。“9·11也成为人们永远的伤痛,无论是空间恐怖主义份子的策划者,还是反恐的统治者门,全都宣誓自己是以真主或上帝的名义,然而“9·11的真正受害者却是无辜的普通老百姓。

 

笔者20031227在《“9·11”事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一文中提到:“9·11”事件已经过去两周年了,但是它对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影响仍在继续,对于这种影响的评估则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认同它是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为重大的事件。‘9·11’前和‘9·11’后,我在美国的亲身感受和许多交谈中的朋友都有这样认识。”

 

“‘9·11’事件,不仅对于美国,而且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国家安全战略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首先是针对美国的,但同时也是针对世界各国的。以为它仅仅是针对美国的,就大错特错了。以为对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可以“隔岸观火”以至火中取栗,恐怕并不切合实际。以为这种国际恐怖行动可以挫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是一厢情愿的事,事实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霸主主义及强权政治只是一对孪生兄弟。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滋生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滋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都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的反动。”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但是不应利用反恐来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图谋。国际恐怖主义既无法制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不可能解决本国和本民族的‘脱贫’和‘解放’,国际恐怖主义只能加深民族仇杀和不和,只能使本已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更加陷于苦难的深渊。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越来越不得人心,因而从根本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采取国际恐怖主义行动只能是绝望和无能的表现。另一方面,只要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难以消除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要消除国际恐怖主义,还必须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图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将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消极影响而付出代价。国际恐怖主义披上宗教信仰的色彩,则具有更大的威害性。伊斯兰的复兴不能依靠国际恐怖主义的活动,国际恐怖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伊斯兰教义。伊斯兰和基督教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应该采取恐怖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手段来解决相互间的不同见解。以为单边和多边的矛盾解决,国际恐怖主义就迎刃而解是一种政治图解式的看法,因为即使认同多边或多极世界,国际恐怖行动依然存在。国际恐怖行动既然可以袭击美

 

9·11”后,企业家关心的依然是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是否获利;老百姓关注的是有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安全的社会环境,而政府关注的是依然是如何保障统治权力不受威胁。“9·11”使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出现新情况,我们显然不能高估国际恐怖势力的影响,但是也绝不能掉以轻心。稍有闪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9·11”后,美国和全球的航空业遭受严重打击,像美国联航这样的龙头老大连续进行大裁员,一个拥有8万多员工的企业在不长的时间里裁减到5万人左右,一些无权无势的弱势人群遭受重创,许多人被无辜解雇,失去工作,个别失去生活信心的人甚至跳河自杀,这样的悲剧并不限于发生在“9·11”当日数千名丧身无辜者及其亲人们。人们不清楚,类似的悲剧又会发生在哪个国家、哪个场合和哪一时间?

 

9·11”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安全因素成为各种因素中的首选,由此而来影响着航空事业、旅游事业、铁路交通等共用事业、公共场所及其服务设施、以至一些城市的兴衰等,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的生活也响应发生影响,人们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命运,谁也难以估计到一场突然袭击对自身生活带来的影响。然而,危机既意味着危险,也包含着机遇,两军对垒强者胜,生命的强者终将胜利,所谓自杀式袭击是绝望中的挣扎,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依靠自杀式袭击可以取胜。“9·11”事件启示人们,普通劳动者需要自救、自保,需要以更加团结互助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只有击败国际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这里世界才能更安全也更美好。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6年9月10

 

附图的这辆汽车位于美国康州丹伯里Richbury Hill社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086.html

上一篇:一次冒着遭受恐怖袭击风险的飞行
下一篇:7月1日美俄两国总统是在小布什的豪宅相会的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