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牧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红色牧师 学术论述通俗化 严肃话题生活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海龟理论土鳖化

博文

五指山随想

已有 3655 次阅读 2011-1-20 07:03 |个人分类:知人晓事之处世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office, 五指山

五指山随想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海南岛上保卫祖国。啊,五指山;啊,万泉河。你传颂着多少红军的故事,你日夜唱着红军的赞歌。我爱五指山的红棉树,红军曾在树下点篝火;我爱五指山的红石岩,红军曾在石上把刀磨;我爱红军走过的路,我沿着山路上哨所。我爱万泉河的清泉水,红军曾用河水煮野果;我爱万泉河的千重浪,红军在这里把敌人赶下河;万泉河流水向大海,我沿着河边去巡逻。啊,五指山;啊,万泉河。红色的江山我们保卫,红军的钢枪永在手中握!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题头的歌是由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当年我听到这首歌是那样的热血沸腾。十年前,我来海南时去过万泉河,但没有到过五指山。“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这是我多年就想去的地方,这次终于来了。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是有名的“翡翠山城”。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我住的旅店在一条叫“三月三”的大道上,看到这个名字,我的灵感来了。《基石——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课件的框架可以从三个问题来阐述,每个问题还要写三点。

一、关于姿态

——导论:公务员必须以良好的姿态,让人民满意。何谓公务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做了明确的界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就个人来言是一种职业,就国家而言是一种行业,就个人和国家而言是一种事业。国家必须有一大批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的人处理公共事务,这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个人必须清正廉洁,公道正派,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这是个人发展的基石。何谓姿态,姿态是指一个人由内在素质决定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给他人的总体感觉。我看过日本的茶道表演,深受启发。茶道最重要的是要讲姿态的,主要有坐、立、跪、行等几种基本姿势,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的端、立的稳、跪的雅、行的正的人才是好同志。可是,在我们日常与公务员打交道时,看到更多的倒是翘二郎腿的,叼着香烟的人,这样的人不要说做公务员,就是做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都不合格。

——公务员首先要学会低姿态。要做到低姿态并非易事,从公务员的定义上来看,你要让一个执掌公共权力、属于国家编制、拿着国家俸禄的人当孙子,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能够放下架子,善待百姓的公务员才可能让人民满意。说到满意,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让老百姓感到满意,这里主要是从百姓的内心感受上讲的;二是让老百姓得到满意,这里主要是从百姓的实际需求上讲的。没有第一个满意,老百姓没有起码的满足;没有第二个满意,老百姓没有长久的满足。最会做到第一个满意的人是在作秀,只有做到第二个满意的人才算本事。总之,我们一定要懂得“口碑载道”的道理。口碑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来自于共识:“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公务员还要学会高姿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味的低姿态也不能让人民满意,因为人民需要的是一个负责的政府,代表负责政府的工作人员也要学会高姿态。高姿态反映在“三应”:应知、应会和应是。应知是指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包括事实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以及获取和储存这种体系的本领;应会是指一个人的能力体系,包括心智技能、信息技能、行动技能和社会技能,以及获取和储存这种体系的本领;应是是指一个人品德体系,包括心理特征、态度和价值观、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以及获取和储存这种体系的本领。这三者缺一不可,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公众形象。对于公务员来说,就是一个人在公众舞台上的表现,以及老百姓对他表现的评价。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有本事的人,是离岗后有人说他的好话,是在岗时背后没人说他的坏话。总之,我们要的是平日里看得见,关键时站得出,畏难时豁得出的人。

二、关于状态

——导论:公务员必须以良好的状态,让人民满意。状态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状态是现实的,往往反映当时的背景;状态是历史的,往往都是可以变化的。状态既取决于自身的条件,也取决于外在的条件。状态的集合就是人生的故事,有人愿意讲出来,有人不愿意讲出来;讲出来的不见得是真的,不讲出来的不见得是假的;此时讲出来的数是人生中无奈的一面,彼时讲出来的多数是人生中美好的一面。公务员的状态大致由三个要素决定:一是自身的能力,包括灵气与功夫,有灵气的人未必下功夫,下功夫的人未必有灵气;二是组织的关照,包括认可与提携,认可的未必提携,提携的未必认可;三是老天的垂青,包括机遇与运气,好的东西未必抓的住,抓住的东西未必是好的。

——基于时序分析的状态。人是一个生命体,生命体就有一个时序的变化。在对众多公务员人生发展的描述与分析后,我们看到了三个明显不同的时段,以及在不同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第一:初始时段,大致从入行到中年。这个时段,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舍得下力,但不知用力;懵懵懂懂,磕磕碰碰;见人低头,无人昂头;总之,人生是有代价的,但这一段也是最重要的一段,它决定了组织对你的态度:使用?重用?培养?我的一生是使用不重用;使用不培养。在此,我告诫年轻人初始状态非常重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二:鼎盛时段,大致从中年到壮年。这个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也是组织上最看好我们的时段,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成熟度,投身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事业中去。当然,在这个时段里,也有许多困惑和苦恼,最大的问题是与同龄人和同事们的比较,从政有一个法则:那就是等级法则,从政是有规则的游戏,越往上走人越少。从办事员到国家正职,台阶无数,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还有所不同。第三:边缘阶段,大致从壮年到退休。这个时段,人的体力和精力都下降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相对也降低了。说到相对,是看你所处的位置。从政还有一个法则,那就是结构法则,从政是与年龄赛跑的游戏,老中青三结合。因此,大多数人会在某一个台阶上停了下来,这样一种“天花板”现象,既是苦涩的,也是正常的。在这样的时刻,如何保持激情、责任感和判断力,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课题。

——基于类型分析的状态。时序分析是纵向分析,类型分析是横向分析。无论从公务员法的角度,还是从公务员发展的实际,都可以将这个队伍分为许多类型,这里简要叙述之。第一,关于“肥缺”与“瘦缺”,社会是分行当的,行当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从公务员报名的数量来看,凡是报名人数多的,大多数是冲着“肥缺”去的。其实,这并不奇怪,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我要说的是,其实越往上走,人的兴趣和意愿就越不重要,组织算你的命远比自己算自己的命重要,职业革命家才能走的更远和更高。第二,关于“高能”与“高位”。理论上,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但实际上,如何评价性的问题,都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况且,对“能力”的认定个体和组织从来都是有差异的。追悼会上无坏话,批判会上无好话。最经典的案例是前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一个被在世开除了党籍,生活待遇降级的人,在去世时由组织部门审定的悼词竟是如此之好!第三,关于“中心”与“边缘”,一般说来,上级为中心,下级为边缘;正职为中心,副职为边缘;领导职务为中心,非领导职务为边缘。但我要告诉同志们,中心和边缘是可以切换的,也是可以自我认定的。比如,我虽然没有首长的地位高,但是我在某个领域有专长,我照样可以以良好的状态去工作。再比如说,虽然非领导职务没有“签字权”,但我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让有领导职务的人不得不签字,不也挺好吗?干这个行当的人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公务员姓“公”,既然姓公,那最终的状态就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既然不是由自己决定,那就认了。

三、关于心态

——导论:公务员必须以良好的心态,让人民满意。心态指一个人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以及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从倾向性来看,心态分积极和消极二级。积极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达观,有进取心;,消极的心态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我们常说,心态决定状态,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事情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们。一般说来,人的最高境界是抱一个平常心,即无所谓的心态。但是,对于公务员来说,这个“无所谓”是对个人的“无所谓”,而不是对组织的“无所谓”。前者的“无所谓”是好事,后者的“无所谓”是灾难。

——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来自于信念,信念的核心是坚定性。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的人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念也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和欲望和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积极的心态来自于信心,信心是一种品德,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的信仰的坚定,它是对于尚未见到事物的凭据,它包括相信和敢于将自己完全委托两个层面。有信心的人才会始终相信自己的行动最终会取得成功,才会将暂时的困难看淡。积极的心态来自于信任,现在有些所谓官场小说非常害人,把神圣的公共事业庸俗化,把正常的人事关系妖魔化。你把别人当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你把别人当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机关里虽然人事关系比较复杂,但只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能够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要相信我们的上级,相信我们的同僚,相信我们的下级,虽然没有那么多天使,但也绝对不都是魔鬼。

——消极的心态。影响公务人员心态的要素有不少,但是最要害的还是两个,一是工作的难易;二是职务的晋升。对于一个公务员来说,最起码的要求是“德、能、勤、绩、廉”,在现代社会中,公众的知晓度越来越大,上级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成为一件需要下大气力完成的事情。怎么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怎么做到谋于前、思于后,还真是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基层的公务人员没有业绩不行,急于业绩也不行。此外,公务员分为选任制和委任制两种,前者要想得到岗位或者得到连任,如何大胆工作不怕失去选票;后者要想得到岗位或者得到连任,如何大胆工作不怕得罪上级,都是一件难事。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总是一件麻烦事情。每到换届,上面无论怎么打招呼,基层公务员还是心态各异。当年,人民解放军授衔,就是那些经过枪林弹雨的人,也还是有闹情绪的,有抹眼泪的,主席说:“男儿轻易不落泪,只是未到伤心时。”公务员是国家的基石,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感到的那些痛苦往往自私而可怜的。要坚信我们的劳动是体面的,我们的生活是有尊严的,如此才能在各种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态。

总之,公务员的发展是一个事关个人,事关组织,事关国家的大事,必须有人好好琢磨。感谢五指山,再见五指山,是你清新的空气使我头脑清醒,以后有重大课题研究时,我还会来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49-406075.html

上一篇: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张庆黎
下一篇: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白春礼
收藏 IP: 59.172.181.*| 热度|

1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