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体人文思想的僵化与麻木——评天安门广场立起孔子像
已有 8341 次阅读
2011-1-19 08:26
|个人分类:道之我观|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孔子像, 天安门, 山东人, 男孩子
我见过年轻博主孔玲的博文。家族乃孔子后代,生活在曲阜农村。对于家族女性的歧视,可谓“功力深厚”。年轻的博主痛斥了这种顽固思想。而我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生此地长此地老此地也会毕此地。至今,在这块地皮上,上至官家,下至百姓,家中若无男儿传后,一定会想方设法(包括暗地里操作,包括再包养一个)再生男孩。
有的母亲,已为丈夫生了两个孩子,就因为都是女孩,丈夫即在外另寻他方,继续进行传宗事业。两个孩子的妈妈从此失去了往日的笑颜,过着没有了尊严的生活。这是对人性的摧残。
有的母亲因第一胎是女孩,就因家中将孩子送至远处而从此亲人不敢再相认,心里流着血忍着痛还得继续给婆家生第二个。对于孩子心灵的正常成长,对于家庭成员灵魂的折磨,岂是可以用钱来换。
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因为父亲对其学业的过分要求,而从上小学第一次没有考100分的那天起,就跌进了暴戾父亲责骂、痛打的境地里。孩子的心灵是何等的摧残。而孔子的礼与仁,于孩子来讲,如何来做得。如果果真做得了,心灵该是何等的扭曲。
孔子教人要这样,要那样。因为放弃了对于人们行动原因的深究,从而陷入“瞎指挥”的状态中。
说这些,禁不住流泪。这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这都是人祸。归咎于何处?自然是清楚无疑。
相较之下,老子没有说教,他只是讲事物运动潜在的规律,他不会板上钉钉,陷入机械的僵死教条中。还得继续道德经的宣传。在老子所具有的开阔视野下,人类不过是活在自制的诸多纠结里。
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性的禁锢,对社会产生的巨大的消极的作用,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对它有过深入的体会与理解。但现在却重拾孔子,这是历史的倒退。孔子乃仁爱之人。只是其愚何以能托起这个民族的重新崛起?又会有多少人在他的教条里再陷入《家》中长子的孤苦境地。而一个社会中的思想活跃者,即被指责为大逆不道、异类,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又将会塑造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文环境与中国?
天安门立个孔子像,倒也没啥大不了。但这反映了中国整体人文思想的僵化与麻木。这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405744.html
上一篇:
我的友人观下一篇:
暗线文化——鬼王的学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