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这几天开始了文明吵架,而且矛头直指老男人。曾庆平老兄的一篇《请人代写课题申请书是否上策?》引来了几篇幽默跟帖,吓得曾兄赶紧躲藏,我老人家火眼金睛,哪能让你就这么跑了?一篇《哈哈,置顶文章被掩藏,太不给面子了吧?》把他又赶了出来。其实曾兄的文章立场是非常鲜明的,它揭露了学术上的某种不端现象,编辑置顶也没什么不妥,你们这些人真是的,何苦不依不饶?弄得我老人家激动之下把“请人”写成了“情人”,这样一来问题岂不是更复杂了?我突发奇想,要是把曾兄那篇文章标题的第一个字也换成“情”,效果会如何?不过这里我就不替曾兄改了,他反正跟我一样厚脸皮,自己会改的:)
最近正值亚运会期间限牌,我老人家只好早晨六点多出发,赶在七点前到办公室。今天广州气温降到了四度,大概是我来广州这几年的最低温度了,凛冽的寒风刮得人皮肤生疼,到过南方的人都知道,由于空气湿度大,南方的四度比北方的零下四度还让人难受,多亏了可以躲在车里,否则二十五公里的路可怎么走,只是要等到晚八点后才能踏上回家的路不免有点郁闷。好在科学网一直不离不弃,虽偶尔也发发脾气不让我们上,但知道我今天冷,所以给我温暖。这不,下午刚下课就来这里神侃了,既放松身心,又消磨难耐的时光。我看大家对科学网公认的厚道老男人王德华老师群起而攻之,心中颇不以为然,你们这些年轻人哪,没把人家文章看清楚就胡乱指责,不好好教导教导怎么得了,长大后还不得爬在老人们头上拉屎拉尿?这种风气可不能长,不管你们说得有没有道理,我都得给予严重的批评。
尽管早就有人说过:“即使是天才也要有导师”,但例外总会有的,而且导师在决定指不指导之前首先要知道学生是不是优秀。先来看王老师的一段话:“能够对学生指导和不指导,不是判断一个导师是否够格的标准。不够格的导师会对学生疏于指导,有些够格的导师,也可能会有意对某些优秀研究生“不指导”。这两种情况,都是应该鼓励的。作为研究生,应该把握住这些难得的机会。”这段话中有一句很关键:“…有意对某些优秀研究生“不指导”…”,只要仔细嘴嚼便不难发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有意不指导何尝不是指导?就像我们叫小孩走路,先是扶着孩子走路,渐渐地放开孩子,让他自己走路。大人需要判断的是能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对导师来说,需要判断的是学生是不是的确优秀,可不可以“不指导”?由此可见,王老师的所谓“优秀研究生不需要指导”恰恰是指导的一种方式。你们不理解其意便胡乱打棍子,不打你们的屁股不足以达到指导你们的效果:)
王老师的另一层意思是现在有半数的导师很少指导普通研究生或者干脆不指导,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大家的观点与王老师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反驳王老师的话并没有说到点子上。那个大宝最近有点问题,观点不像过去那么犀利,也没那么容易引人共鸣了,你看他的一段评论:“2、我们不可否认天才的存在性,这个世界上的确有无师自通的孩子,有不需要导师指导的研究生,但是,请问,这样的学生在总体学生中的比例有多大?”这段话与大宝过去的观点比起来有失水准,用来反驳王老师的观点显得苍白无力,王老师的“不指导”实际是说的一种指导方式,而非大宝说的无师自通。大宝咋了?难不成被方先生打了一闷棍?
看到大家挥刀乱砍,我且偷着乐,等你们砍完了,我老人家再粉墨登场收拾残局,瞧,科学网大牛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