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j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jjing

博文

城市更名的是与非——从襄樊改名襄阳的营销学思考

已有 4143 次阅读 2010-12-8 01:1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襄阳, 淮安, 襄樊, 城市更名, 淮阴

今天从官方媒体证实,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给一位原襄樊籍好友发了一条短信:“热烈祝贺家乡恢复古名襄阳,并有望成为湖北首府,促进武汉中央直辖,襄阳学者也更具原产地效应。建议隆重庆祝,邀三国剧组和射雕剧组及金庸大侠等参加庆典并剪彩。”好友回复:“我代表襄阳人民谢谢你。”

城市名称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沉积和升华,是城市无形资产的符号表达和重要组成部分。她不仅与城市现住市民戚戚相关,她同时也与历史上出生于此或旅居于此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无法剪断的联系,甚至还与相邻地区或有文化渊源的其它地区相关。由此说来,城市更名并非换个名字本身那么简单。回到前面的短信,我原来一直无法解释好友的睿智,现在我有了一个合理的答案:原来他是襄阳人!襄阳人杰地灵,那里是诸葛孔明的故乡。(刻板印象)

近来很多城市提出更名或酝酿更名,如云南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似乎与当地盛产普洱茶有关;江苏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据说与周恩来总理出生于淮安有关;还有湖南大庸更名为张家界市、四川灌县改为都江堰市、四川南坪改为九寨沟县、云南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等等。也有一些城市曾提出更名问题但迟迟未议,最典型的是河北省会石家庄,其更名的理由就是认为“石家庄”名字太土,与省会形象不符。估计,随着襄樊更名为襄阳获得国务院批复,石家庄更名的议题又会被重新提起。

对于城市更名褒贬不一,赞同者名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对者则认为名称只是形式,城市更名耗资巨大而与经济发展无关,甚至可以给领导扣上“政绩工程”的帽子。本博认为以下一个问题值得思考:

  • 首先,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普通市民,意识到城市名称对于城市形象的影响这是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的觉醒和进步。但是,城市更名不比个人改名,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因此第一个要研究问题就是有谁来决定城市的更名问题。我想一定不应该是少数领导或所谓专家说了算,也不应该是市民提出改名就一定要改,而应当有一个城市名称的命名或更名的规则和程序。
  • 其次,应该研究评价一个城市名称好坏的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既应该有经济的标准,也应该有文化的标准,甚至还应该有政治性的标准和竞争性的标准;既应该有站在本地居民视角的标准,也应该有站在外地人和潜在旅游者视角的标准,甚至还应该有站在历史故人的视角的标准。云南思茅更名普洱市基本上只体现了经济性标准,不知道“思茅”中还包含那些历史与文化。江苏淮阴更名淮安或许过多考虑了所谓政治性标准,淮阴改淮安真的会使周恩来总理的形象更伟大吗?恐怕不能(估计周总理在世的话他老人家还未必同意)。淮阴改淮安会使淮安变得更有文化吗?不知道。我只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不是淮安的淮阴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历史上的淮阴人哪怕是淮阴侯再也无家可归。云南中甸更名香格里拉后让万千潜在的旅游者魂牵梦绕,也有一些城市改名之后让旅游者找不着北。城市名称标准的评价没有统一绝对的客观指标,试图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名字是不现实的,但是城市管理者必须权衡各类人群的感受,让尽可能多的人对名字给予认同。
  • 最后,城市更名不同于品牌命名或更名的完全商业化的传播,作为更名城市应尽量利用行政化手段和免费的公关宣传,以减少城市更名过程中耗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城市更名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文化传承的需要,必须顺应市民和相关群体情感表达和寄托的需要。凡事一定有规则,绝对不能一窝蜂式地想改就改,也不能明知名字不好因为改名有成本就不作为。前面提到石家庄更名动议,据说政府发言人曾表示因为成本高达10亿之多,这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拒改的理由。其实,本博不赞同官方的这个解释,改与不改不应该仅仅在于这“区区”10几个亿的成本,作为一个省级政府只要减少一点公务招待费用,或者缩减一点公务用车的范围和标准,甚至让纪检部门努力工作多挖出一个贪官来,这更名的成本费用就不用愁了。
  • 思考题
    • 城市更名如何体现市场营销观念?
    • 城市名称与品牌名称的异同点何在?
    • 城市命名中可否有一些参照的规则?
    • 什么是刻板印象和原产地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350-391400.html


下一篇:时差易倒反差难调——哈佛归来闲思遐想之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