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对术语汉译不满的不仅仅是镜某,连李老师也有不满(《纠正一个基本量子力学概念的错误汉译》 [
www.sciencenet.cn])。当然镜某还没有胆量去“纠正”,不过是说说罢了。“绘景”、“图景”显然是不好。李老师说用“影像”好,镜某不以为然。
“绘景”、“图景”的说法给人一个单幅图像的感觉,对应原文说法的a picture,也说得过去。但是结合后边出现的motionhe和moving,这个picture的确是李老师所说的movie了,因此李老师主张用“影像”的说法。但是单从“影像”也同样反映不出来电影的含义,不如直接说“动画”更明确。可是到了“动画”就有些“小儿科”的意味了。为此,那个行业自称为“卡通”。
镜某以为还是说“描象”、或“描述”为好。“描”也好、“述”也好,都可以体现出一个时间的过程,可以联想到move了。是“描象”还是“描像”?镜某以为“象”好,所谓“摸象”的境界。这个“象”就是客观世界,人在“摸”。用“表述”也可以。
说到“电影”,还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有双重意味的“影”。第一重是胶片的“投影”。是电灯泡作光源投胶片的影。这一层都好理解。第二重的“影”就不那么容易被理解了。这个“影”是原来意义的“黑影”=黑暗。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里,实际上只有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银幕上有投影,其余的时间银幕上是黑暗。在这个黑暗时间里,投影器换上了下一张胶片。这样一张一张地“步进”,每秒24张,就给人一个连续动作的“错觉”了。这个错觉甚至被用到别处,很多人以为每秒拍照24张就是“实时”了。殊不知还有ns、ps的时间世界,并没有每秒拍照24张就是“实时”的道理。
看着人们面对黑屏幕的瞬间也落泪,其“滑稽”的程度不亚于国人对着上帝祈祷。所谓的“理性”,就是能够把两者“等价”起来。正是这个“黑暗”的瞬时成就了电影艺术。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