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洲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zhujushi 《装备环境工程》编辑

博文

从李一现象说开去

已有 3879 次阅读 2010-10-25 09:1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第一次听说李一,是从《生命不仅仅如此》上;关注李一,是看到他讲述的关于道医养生的理论;真正全面了解李一,还是从他出事之后。

    之前不说李一,是因为大家都说;现在来说李一,是希望从李一现象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谈李一,我想到这样一句话: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李一或许是趁着国人养生热的时候大捞名利,但是在媒体一窝蜂似的争相批判他的时候是否会反观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我们的国家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民族出了问题?亦或是我们传统的传承出现了问题?

    李一是靠养生发展起来的,走的是道家的路子。可叹的是,道家并没有因为李一而兴旺发展,反而是因为李一又一次招来误解。谈到养生,为什么国人掀起养生热呢?个人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国人怕生病、怕看不起病。加之中医理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国人纵向吃一副万能的药来使身体永远健康,或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身体自我康复。暂不说国人这种想法的对错,单说“看不起病”这件事情,已经足够让人心酸了。今天听到一则报道:某省颁布了药品的限价令,结果百姓看到的是“高价药满天飞,低价药找不到”,评论说限价令是低价药的死亡通知单。如果是这样的话,国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养生?反正要么是看不起病,要么是吃不起药,那么为什么不在身体还算健康的时候锻炼自己呢?不管是中医、藏医、苗医,不管是仙学、武学,只要于己有所帮助,那还是要学一些。不管如何,先把身体弄好了,既然不能暴富,那么少生病就是挣大钱。

    了解李一的言论多半是从《生命不仅仅如此》。如果李一在书中的言论(关于谈到道家养生的)都属实的话,我认为李一谈论的仍然是积极的。道家讲“我命在我不在天”、“丹田养就长生宝,万两黄金不与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可以借鉴的。有人说是迷信,那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而我们现在谈论的科学是西方的实证科学,即必须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还要有重复性。因此,在评价中国的养生理论的时候,还要去自己体验。只有自己体验了,才能说是真是假,才能说是好是坏。否则,知识通过自己已有的认识妄加谈论,只是认为一些情况是在科学上不存在或不成立的,这才是迷信,因为迷信科学。要知道还有许多事情是科学不能解释清楚的。

    从这个角度讲,就是我前面说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李一作假也罢,但是至少他说的有些话还是值得借鉴。开始的时候媒体把李一捧为神固然不对,现在把李一打为鬼同样也不对。我们应该自己去辨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对任何一种说法,听了之后自己先去体验一下,比人云亦云的说要好的多。

    现在养生的名人很多,当然倒下去的也不少。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之后就会发现有的人想收名收利,有的人想将自己的所学服务大众。而且,有人可以造假,有人可以扎扎实实的研究,如此一来,真假清浊自辩。记得有人说过:功名利禄,知识我们追求的结果,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名利二字害人,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挣来的名利才能真正的拥有;靠包装得之快,亦失之速。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知识表面的结果,真正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心理不适应,今天追这个,明天哈那个,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究竟为何物。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心理有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这样才不能被外物所迷。儒家讲“不易谓之庸”,讲“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个“仁”、“庸”就是他要坚持的东西。所以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也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进一步说,这就是信仰。把这个作为自己终身奉行的准则,那么当有外道来诱惑你的时候,自然会被你识破。儒家的“止、定、静、安、虑”和佛家的“戒、定”都是生“慧”的。当心中宁静祥和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把任何问题都看清楚的智慧。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当你平静的时候理性自然就会回归。所以自然不会被外道所迷。当一个人找到了终身坚持的东西,再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去做,自然功底就深厚了,功底深厚了自然不会被谣言所中伤,这时候去做事情自然会顺风顺水。俗话说“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此之谓也。

    在类似的事件里面看起来传统文化很火,但是真正遭殃的还是传统文化。张悟本事件中,有哪一个中医界的人物出来说一句话?李一事件中,何曾出现一位道教名流发言?不仅没有人出出来说话,相反地却是和媒体一起指责。这样只能让国人认为我们的文化确实不行了,看啊,简直就是一边倒。每一次出现问题,都是口诛笔伐,有哪一位出来开药方了?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电视剧《天道》里面,丁元英在五台论道的时候老和尚说责骂者,责即诊也,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说的多好啊,看看现在除了谩骂就是谩骂,那么我们的文化怎么发展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说的是“艺术上不同的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流派可以自由争论”,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记得上一次关于“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是否成功”的争论,到最后还不是主席、总理出来说话,出来定性吗?

    回过头来继续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一些人进阶向上的工具,等到这些人倒台后,传统文化也随之遭到谩骂。记得百家讲坛主打文化牌的时候,市面上遭到热捧的是这些作者的书,而不是他们频度的元典。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读别人嚼过的也比不读强,虽然和元典相比相差甚远。况且,既然有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以前自然就会有一千个孔子老子。问题是你读到的孔子,是某作家的孔子而不是你的孔子,更不是孔子的孔子。所以,要多读元典。举个例子,知道“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吗?有人看到“自然”,就说“啊,老子还是唯物主义者呢,你看他不是说道都遵循自然规律运行吗?”真的是这样吗?“自然”是什么意思,“自”是“自己”的意思,“然”是“本来”的意思。“道法自然”是“道按照他本来的规律运行”,换句话说。“道”法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他自己。再举一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电影《孔子》中解释为“情思绵绵,没有邪念”,对耶,错耶?自己查查吧。

     说了很多,由李一说到养生,由养生说到医疗现状,再说到科学与迷信,又说道扎扎实实去获得信仰,最后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或许有些观点失之偏颇,但至少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别的意思,只想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茶馆》里常四爷说“我爱大清国,我怕他亡了”,同理我也是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也怕他亡了。所以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就心满意足了。

 

     后记:文中提到开药方的问题,本文里我不是什么都开了药方,只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信仰的建立有一点自己的拙见,还希望来者多提意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6298-376815.html

上一篇:审 稿 专 家 邀 请 函
下一篇:大衍之数
收藏 IP: .*| 热度|

2 赵宇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