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断言”

已有 4086 次阅读 2010-10-13 19: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近几年,媒体上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惊人的断言。而且,无一例外的引经据典的把某些科学家或某些科研究成果拉扯进来。

 

       先下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断言”,在引起听众的关注后,半遮半隐的拿出一断论据。如果有反驳,则进一步抛出更多的从属性的“断言”,并拼凑出一系列的所谓“权威”论据。

 

       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断言”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

 

       利用这钟方式推销商品是商家的惯用计俩。

 

       问题在于:何时何地开始,这种方式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频繁出现?

 

       可以认为,这种方式的出现是与科研项目申报中要求“断言”预期成果,与科研项目结题评审中要求“断言”XX领先,等等现象密切联系的。

 

       我发现,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断言”在发表论文中普遍存在。

 

       因而,可以毫不留情的说:在某种程度上,很多科研人员已经不自觉的变成了“XX”的、不算高明的推销商。

 

       如果推销的是“著名人士的XX”,一般地说,回报是可观的。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获得高的推销回报,先制造出“ZZ著名人士”,尔后再推销该著名人士的“YY”,显然是很高明的推销战略。

 

       我国的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方式对此有推波助澜的功效。

 

       “千年极端冷冬”的说法可以划入此类。

 

       “推翻相对论,建立了MM理论,。。。。”属于此类。

 

       “推翻NN理论,建立了MN理论,。。。。”属于此类。

 

       等等。太普遍了。

 

       现在,媒体把这类“断言”当成新闻、当成“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炒来炒去,而科学界的这类爱好“断言”的、有“科学家”等头衔的人物也“热心”参与,到底会给社会一个什么印象呢?

 

       是否会出现对真实意义上科学的否定?而导致打着科学成果旗帜的“科学”流行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72966.html

上一篇:阻挡我们得自然科学诺奖的因素
下一篇:孤立烟圈:数学、力学、物理学的难题
收藏 IP: .*| 热度|

2 吕喆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