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阻挡我们得自然科学诺奖的因素

已有 4793 次阅读 2010-10-7 13:3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每年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都引起网上的热烈讨论, 本博文以学科结构为出发点也谈谈这一论题.

 

       1. 对大多数自然科学学科, 学术思想的现代化还没有完成.

       在我国, 基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分析方法在各自然科学学科是普及的. 但是, 基于拓扑空间上的(流形上的)代数运算在我国很不普及. 就我的了解, 我国大多数学科不喜欢采用现代抽象数学工具. 为何会这样?

       这与对拓扑学的认识水平有关. 在上世纪70年代末, 一个普遍性的(科普)解释是: 拓扑学是关于图形的数学理论.

       一个不正确的科普解释以及无法望文生义一起, 使得各学科部门尽可能回避把拓扑学的概念引进来(除非是迫不得已).

       事实上, 拓扑学的要点是: 基于图形的推理思维方法. 这区别于: 基于实数(复数)的推理思维方法. (拓扑学是其升级版).

       如果把基于实数(复数)的推理思维方法看成是局部思维方法, 则基于图形的推理思维方法就是整体思维方法.

就学科建设而言, 使用拓扑学方法的目的是揭示本学科的(最深层次的)基本抽象结构(拓扑结构). 这会带来好处:

在一个分属不同学科的论题有共同的拓扑结构时, 通过抽象的表达转换(同构映射), 找出其共同的结构性. 在这种共同的结构性下的研究是关键所在, 其进步将转化为在不同学科上的共同进步.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 力图强调特殊性, 不自觉的排斥普遍性.

       这是重复性研究(深层次看)的思想起因. 也是没有大学科观的根本原因.

 

       2. 单纯的以应用方向和/或以研究对象来划分学科课题, 而没有从学科的本质(抽象的拓扑结构)来加以调整, 造成关键性学科论题研究的高度发散性, 也就不可能形成对关键问题的联合性攻关, 这样, 研究团队的组成上先天不足.

       再者, 没有达成与其它学科中有共同的拓扑结构的课题的联合攻关, 即使是取得一定的成果, 也不能迅速推动其它课题的进步, 因而, 失去科学进步的普遍意义.

      我国目前的情况是: 其它学科的进步, 其它课题的突破, 会给本学科或课题产生何种影响? 或如何移植到本学科课题上? 如何做? 等问题的深层思考不足, 满足于直接性的移植.

       更可怕的是, 生搬硬套的玩术语游戏已成常见现象.

 

       3. 学科带头人的不得要领. 在文化传统上, 我国的学科带头人是以其个人所在单位的地位, 或其本人在单位的地位来决定的. 也就是: 官位与学科带头人几乎是同一的. 这样的学科带头人无法接受现代科学思想, 更不用谈如何紧跟有关的学科思想进程来布局本学科/课题的有关人才(资金)组织结构. 也就是说, 这类(官位)学科带头人没法完成对学科的思想性引导和战略方针的制定, 充其量, 不过是: 执行主席.

       自己没有对学科的思想性引导和战略方针, 就会去寻求.

       这样, 跟风式的研究工作也就成为不二的选择.

       另一方面, 潜在的(非正式的) 学科带头人对这种(官位)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性批判几乎是不能容忍的. 因而,

       学科的路越走越窄. 学科越来越孤立化.

 

       4. 以上问题完全移植到高等大学(教学大纲), 这样, 国家的学科后备力量的引导就走向了功利化.

       功利化进一步排斥学术思想的现代化, 造成研究团队的组成上的高度同质化, 使得未来的中国科技界面临进一步的按学科, 出身, 行业, 等等分裂成孤芳自赏的各持己见的门户等现实问题.

       功利化排斥学术思想的现代化这一问题的危害是深远的.

 

       5. 反映在出版上, 高深的学术专著让位于普及性的教科书”. 有深度的论文让位于立杆见影的热门论文. 学术性论著让位于资格考试性专著以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没有形成学术性专著的出版和发行, 没有形成高(深奥)学术性期刊群, 等也就是上述问题的表象.

       单纯的把期刊改成英文版, 以吸引国外论文为荣等等打造国际名刊的做法也就是上述问题的必然结果.

 

       当然, 上述问题的解决是迟早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上面的问题并不存在, : 我国得自然科学诺奖也就是常事了.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70566.html

上一篇:石墨烯:理论到实验的历程
下一篇: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断言”
收藏 IP: .*| 热度|

5 孙学军 王涛 曹天德 杨华磊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