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我看《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已有 3200 次阅读 2010-9-16 09: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概半年前读完了约翰 纳斯比特夫妇较新的一本著作-《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当时还颇有感慨,现在回头来看,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深思。本文试图就其中的一些观点或支柱发表一下看法。

书中说列的八大支柱分别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以及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不过全书看来都是从宏观上讲述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没有就细节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早就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繁荣,可以说解放思想是人们精神自由的第一步,只有精神自由了,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寻求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仓廪足而知礼节”吧。但是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方面解放思想,如何解放思想还是值得深思的。

所谓自下而上的发展途径一直是一种变相的乌托邦,如果真的做到自下而上的发展,那么组织扁平化程度一定会超越目前的任何形式。而这样也就导致了权威的丧失,人人都是促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进一步说,每个人作为理性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就很难有集体行动,很难集中力量办大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零和博弈甚至是负面的博弈效果。在这里来说,就必须做到上下结合,方能发挥最大效果。

所谓的规划森林,不过是让大树继续发展,而小树也有机会得以成长,但是宏观看来,大树的发展遮天蔽日,小树叶未必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最终还会干涸而死。如何让树木在森林里各得其所是一个问题。砍树还是继续种树是一个问题。

我们从来不缺少探索精神,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当今的深圳,浦东的崛起,无一不验证了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和魄力,我们追求的就是如何能到河的对岸,这期间就要去探索,去实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错误,甚至有时候还会迂回曲折,但是我们从来没有退缩过。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是对结果的最好说明。

物质基础雄厚了,必然会催生出文化与艺术的繁荣,中国5000年的历史也验证了这个道理。经济的繁荣必然会把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源用到发展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生活当中。如果食不果腹,衣不附体,怎么会有闲暇和精力去钻研精神需求。这也就是马斯洛的理论吧。只有更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我们当代的艺术繁荣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不能自满,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还有促使精神食粮遍地开花的任务。

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不绝于耳,我们主张的是融入世界,和平崛起。无论从大国应有的作用和表率,还是从经济,文化等社会宏观层次,我们都在努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义务也有权利融入世界,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声音。

所谓自由与公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使自由与公平的结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程序正义和公平的基础上,如何做到结果正义和公平。基层的声音如何得以表达,直通中南海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都是需要拭目以待的。

诺贝尔奖我们已经期待了很久很久,但是雷声阵阵,确总不见有雨点坠落,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人有时候是说的多做的少,有时候是说的说做的多。那么我们期待获奖的目光呢,是否应该放的长远一些,打好基础,步伐才能掷地有声,大奖才会不期而遇。

总之,我们是有这些趋势,但是如何把趋势变为现实,让趋势一步步逼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社会都需要从新考虑和规划。只看到眼前而忽视长远一定不是制胜之道。所谓基业长青,那前提也是要做好基础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363288.html

上一篇:村庄社区化不是这样搞的
下一篇:这“碳”低的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