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立委按: 人一辈子的多数尝试都是不成功的。在做文学梦的青少年时代,做过几个尝试,都不成功:一是写诗,古典的现代的都尝试过,结果形式上没学会,内容上更没有诗意,终于不得不承认诗人是要天分和气质的,我没有。另外一个尝试是写小说,写的还是长篇,洋洋洒洒几大本,虽然文字和描述不是一无是处,回头看自己都脸红(四年前搬家途中丢了,否则也可以秀秀什么叫失败的尝试)。学写古文也是如此,学得一点皮毛,没有登堂入室。不成功的尝试对后学也有启示作用,我想。启示就是,如果此路不通,可以换一条路,扬长避短。
最后的尝试已经是中年以后,作为自封的业余“作家”,开始写大白话的散文,《朝华午拾》系列是个代表,我想这个尝试不算失败。至少是及格了,因为写着写着,越来越感觉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也有一定的可读性。
2. 烛下(1981)
燃烛夜读,秋气寒清,舍书望月,秋心萌生,怅然太息,一晃已近四载矣。
偌大之地球绕日转者几四,如许皎皎之月环吾亦达数十圈矣,美韶华去之三一,问吾学业何所似,诚所谓,一言难蔽也。
念吾初来之际,咸若待哺之嗷嗷雏也,嗜书成性,饥不择食。彼时一少书籍,二乏师资,营养实不佳也。盲人瞎马,各自为政,闯荡于学海书山,尝读之三更手不释卷也,乃成今日形状,可叹乎,可幸乎?
余不敏不才,遂一无所成,然亦已尽我所能发愤苦读,寒窗四载,每至废寝忘食,今勉能合格毕业,亦不负父母之苦心,师长之教诲矣,吾心聊慰焉。虽然,以吾所学比吾所应得,相去又远甚。余自幼孱弱,及今仍憔悴萎缩,每伤之。未料吾之学识亦一如吾体质之贫弱不堪,及至所学诸项,又参差去远,宁不倍伤吾心。
究其竟,得经验一:读书尚精,读书须广,无精即无广,无广精不深。精犹基础,广乃上层之建筑,基础雄厚,精广并行,则卓卓然大厦成也。
英哲学家培根早有所论焉:”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是也。
呜呼,余苦于学之不精久矣深矣。吾之所学去吾之所应得远若此也,可畏之后生请以鉴之。
月魄斜西,白露迷离,烛已尽灭,余烟袅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八一年九月十六日记
[注释]可畏之后生,系指刚入学的八一级新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