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刘江琳晴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w373737 制造服务工程研究

博文

请导演们不要糟蹋四大名著!求你们了

已有 3354 次阅读 2010-7-9 10:1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红楼梦

        其实老版本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并没有达到完美,是因为四大名著在国人心中已经神圣。但是陈晓旭演的林黛玉、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李雪健演的宋江、唐国强演的诸葛亮已经成为经典。又到暑期,西游记播放次数已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会继续。

       浮躁盛行娱乐圈的近些年,想重拍四大名著本身就是痴人说梦,但偏偏利益驱使造就了李少红们,不断糟蹋所剩无几的地国粹。重拍的西游记恶心、重拍的三国走样、重拍的红楼梦吓人,也许花了这多钱总要赚个几亿,所以再差也要拿出来播放。好在一流电视在中央电视台1套、二流在中央电视台8套、三流四流在重要的几个省卫视台、五流六流在一般省卫视台、末流只有在其它电视台播放,缩小了劣质品的祸害程度。看看《老大的幸福》、《不如跳舞》、《乡村爱情》等等好剧。

     作为外行人代表普通观众求导演们不要糟蹋13亿人心中的四大名著了。

附好文。

新版《红楼》黛玉"痴肥" 被批"掉下来脸先着地"

20100705 14:32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84)  【字体:

  比演员

  老版形似神似

  新版反差太大

  老版《红楼梦》中的每一个角色,如今看来都堪称经典,陈晓旭的林黛玉、欧阳奋强的贾宝玉、张莉的宝钗、邓婕的王熙凤……甚至丫鬟小厮,都像是从原著中下来的。

  而新版的演员选择则引起了巨大争议,宝玉太小、宝钗太瘦、王熙凤太做作,最让观众接受不了的是看起来有些痴肥的林黛玉,太富态,没有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感觉也就罢了,其表演更缺乏灵动,无论悲喜都表情木讷眼神无光,完全体现不出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难怪有网友刻薄地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新版中这位掉下来时脸先着地了。

  剧中简单的一个漱口动作,便让新老两位林妹妹看起来天差地别。老版是拿手绢掩口侧头,尽显大家闺秀的礼数,新版则是大喇喇直接吐,一道水流清晰可见,未免太豪放了些。

  比尊重原著

  老版别开生面融入新观点

  新版虽事无巨细照搬但丢了部分精华

  尊重原著是新版《红楼梦》打出的最响亮口号。但尊重原著,不等于不敢越雷池一步

  老版后四十回的处理融入了许多红学的新观点,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新版《红楼梦》被戏称为插图版,本着对原著绝对忠诚的原则,采取影像复制的形式,事无巨细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有出处,尤其对白和旁白中还有不少诗词曲赋和骈文,也都全文照搬,无形中给观众设置了障碍。

  而且新版中未表现的部分,有的恰恰是原著精华所在。比如第一集中冷子兴与贾雨村的一番交谈,说到宝玉好色便戛然而止,而原著中这段对话真正的意义在于贾雨村对好色的解读。

  比细节

  老版每一处都异常精致

  新版无甚出彩之处

  虽然新版投资高达1.18亿元,但和老版一对比,服装、道具、造型等方面竟都不如20年前精致,没有出彩之处,被戏称为铜钱头的昆曲贴片造型,更让观众不能接受。

  老版当年光服装便设计了2700多套,什么场合配什么衣服,衣服上的绣花也都异常繁复精美,放在今天也毫不过时。反观新版中,林黛玉4集竟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头戴同一朵大花。

  再看宝玉的发型,书中写道: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老版化妆师杨树云为了做这一个发型,研究了无数资料,最后从敦煌壁画中找到灵感。新版中宝玉的发型则绑成了非洲人的小辫子,让人惊诧莫名。

  老版中的音乐也是精华,一首《枉凝眉》20多年后仍广为传唱;新版虽然创作了大量音乐,但印象最深的只有铺垫在画面后如鬼魅般的咿呀

  比诚意

  老版演员集中培训了3

  新版只有3个月

  新版《红楼梦》拍了4年多,演员们培训了3个月,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算是精打细磨。要知道老版仅演员培训就花了3年多,请来红学家天天给演员上课,这种诚意和投入,是新版无法比拟的。

  红学专家蔡义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曾去给新版《红楼梦》的演员们上课,只去了一次,再也不去了。讲好听的故事,他们还能听听,讲深一些的理论,就什么也不听了。

  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老版的《红楼梦》是无法复制了,因为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无法复制。所有演职员对这部戏不但有敬畏,而且有深情。不要说主角,就连配角都入戏很深。

  本报记者 邢虹

 名著翻拍屡引争议 专家:别低估80后90后审美
2010年07月14日 04:38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4)  【字体:↑大 ↓小】  

         乱改经典是侮辱年轻人

  十年前掀起翻拍经典潮 从流行“戏说”到流行创新

  随着四大名著的相继翻拍,各种争议也纷至沓来。比如新版《红楼梦》中“黛玉裸死”的争议,新版《三国》中“文白夹杂”的争议,新版《西游记》中“八戒造型”的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争议无疑不是因为翻拍时对于原著的颠覆而造成的。实际上,翻拍经典并不稀奇,世界上的各大名著,基本上每十年就会经历一轮翻拍,但唯有中国,出现了这样大规模地对经典的颠覆。
 

  著名影视研究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说:“翻拍可以创新,但有些基本的东西绝不能颠覆。曹操绝不是愤青,黛玉绝不能裸死。外国也经常翻拍名著,比如《安娜·卡列琳娜》,这些年也被翻拍过无数次了,但它的基本内容始终没变。”

  -时统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影视研究专家。

  颠覆不等于创新

  大规模的翻拍经典潮大约从十年前就开始了,十年之间,几乎所有的经典至少被翻拍过一次,从古典的经典,如四大名著、各种古典故事,到现代的经典,如鲁迅的作品《茶馆》、《四世同堂》等,还有许多红色经典……

  在十年前最流行的是“戏说”,而如今流行的则是创新,其实就是颠覆。时统宇说:“一说‘戏说’就很容易让人想到胡说,所以现在的导演们不用这个词了,而是用创新、现代感等词汇。观众需要明白的是,颠覆不等于创新,只有中国导演才会把颠覆当潮流,和国际潮流一点关系也没有。”

  超越老版是个传说

  翻拍经典总是会引来观众和网友的一片非议和板砖。对此,时统宇说:“这些年,中国观众已成熟起来,媒体乃至网络也都成熟起来,对于影视作品,大家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并有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我们的导演和编剧们,却不能正确面对观众们的非议,在面对这些板砖时,先死扛,扛不住了又装委屈,解释是为了迎合现代人审美等。不可否认,翻拍作品确实能赚大钱,但这些作品想要在艺术和审美上超越老版,那是一个传说。”

  商业和市场成诱惑

  无数次的翻拍,却越拍越被人非议,究竟是何原因?有人认为,经典被频繁翻拍,是中国影视创作能力不足的原因。不过时统宇认为,最关键的是,翻拍不是以艺术和审美为目的所造成的。时统宇说:“创作能力是不是低下暂且搁置。问题其实也不在于此,而是这种翻拍永远都是基于商业和市场上的冲动,而不是基于对艺术和审美的真诚。翻拍影视产品在商业上的成功不能否认,但以商业为首要目的的翻拍,没办法和艺术审美扯上关系,这就是不能超越老版的原因。”

  当然,在商业社会,以商业为目的也无可厚非,时统宇说:“如果直接说为了票房、收视率、为赚钱,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是明明为了赚大钱却说忠实原著、发挥创新云云,这样观众自然不满意,自然会受到观众的批评。”

  不能颠覆的东西

  这些年来,许多翻拍的经典都遭人非议,最近争议最多的则是新版《三国》、新版《红楼梦》以及新版《倚天屠龙记》,包括台词、造型、内容、音乐等都引起争议。

  时统宇说,“很多人以为颠覆就是创新,其实不是。翻拍经典有三个基本原则:忠实原著、注重审美、适度创新。有些东西是永远要坚持的,比如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底蕴感,没有这个经典就不称其为经典。再比如经典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失去了特定背景的经典,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这些东西都是不能颠覆的,因为历史不能颠覆,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不能颠覆,这些东西都是已成事实,即便你要创新,也不可能重新创造历史。新版《三国》里曹操说要杀就杀,犹豫什么,搞得自己很痛苦,就像个愤青;而新版《红楼梦》里黛玉死时没穿衣服,这算是什么。曹操绝不是愤青,黛玉也绝不能裸死。”

  所以,创作者的创新必然是要适度的,时统宇说:“如果你非要颠覆这些经典中的基础,那你最好就不要去翻拍了,不如自己创作一个新的作品,像《武林外传》之类的。”

  别拿80后90后说事

  很多时候,当导演们的翻拍遭遇非议的时候,最常用的借口就是“现代感”、“80后90后喜欢”,对于这些理由,也有网友表示不满,认为看轻了80后90后。

  时统宇认为,这样的理由固然可能有一定的适用,但这绝不是翻拍经典忽视艺术审美的理由。

  时统宇说:“不要低估80后90后这一代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基本判断,不要低估他们对于做人的基本判断,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他们分得出来。导演们的这些低估其实也是一种忽悠,其目的无非也就是钱,是收视率、票房等,你拼命想迎合年轻人,但是你把年轻人想得太低了”。

  晨报记者 周怀宗

娱评:新版《红楼梦》,“裸死”的震撼
2010年07月13日 09:17 来源: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3)  【字体:↑大 ↓小】  

新版《红楼梦》的震撼随着播出及宣传不断升级,上周震撼观众的是新版中黛玉披头散发香肩外露的“裸死”。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一段描绘的是紫娟等人为黛玉擦洗换衣,但电视中画面所现,还是让观众浮想联翩———有人说它是模仿名画《马拉之死》,有人说这一幕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奸杀案的现场。总之,少人觉得这是忠实于《红楼梦》原著!
 

  但李少红导演却一再强调自己所拍这个新版是忠实于原著的,而剧中不断以朗读原著做旁白的手法,也确实看得出导演就是想让观众边听原著边看画面,进而获得该剧忠实于原著的观感。如此说来,“裸死”一说要从原著中找答案了。原著中,黛玉临死前,有探春紫娟哭着让人端水来为她擦洗一幕,也有探春李纨叫人为她拢头穿衣一说,或者这就是新版中黛玉看似裸死的佐证吧。可能编导由日常洗澡的经验得知,即便是擦洗,总得要把衣服脱了吧,至少要露肩露背是必然的吧。在这件事上,编导显然把活人出汗后擦洗一把,与为死人擦身穿寿衣想象成形式接近的两件事。在这一点上,编导显然不知道现在中国农村仍传承的小殓风俗。而且新版《红楼梦》中有关黛玉之死的画面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也很容易让人以为林姑娘死时没穿衣服,由此产生了裸死的猜疑。李少红导演一直强调自己忠实原著,而这场戏却让很多人觉得这是编导误读原著的结果。

  本以为李少红会澄清这画面并不意味林黛玉裸死,或者解释擦洗的过程应该如何等等。但来广州宣传时,面对记者的追问,李少红却反问记者:“你不觉得很震撼、很现代吗?那段写得太好了,我花了很大精力来拍这场戏。在播这一集的时候,我看有观众在网上留言说彻夜未眠,我也很兴奋。”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怀疑导演一直强调的忠实原著只是一种应对疑问的托词,到底是忠实原著,还是为了很震撼很现代做了很多改编呢?另外一个问题是,有网友说彻夜未眠,那是为什么呢?兴奋还是愤怒?或是为了看世界杯呢?总之,李导演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是没能给出解惑的答案。

  其实,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拍出一部所有人都满意的《红楼梦》,这应该是个常识!但观众不愿见到的是,忠实原著和现代改编至少都应该是在读懂原著的基础上,而不是所谓的震撼和现代是因为会错原著的意思,误读而得!如果是这样,那就未免太震撼了! □南都娱乐评论员 泊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53-342466.html

上一篇:2010年国家三大奖基本确定
下一篇:我还以为人多房少,房子才贵呢?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