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刘江琳晴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w373737 制造服务工程研究

博文

浙大宣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浙大摘奖11项获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精选

已有 20613 次阅读 2014-1-10 12: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浙大摘奖11项 获奖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两项成果获一等奖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浙江大学交出漂亮“答卷”:在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上,浙大以第一完成单位承担的11个项目获得表彰,获奖数创下学校历史最好成绩,并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一。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孙优贤院士领衔的“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项目和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领衔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环境与资源学院朱利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鲍虎军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杨德仁领衔的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动物科学学院周继勇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严密教授,机械工程学系柯映林教授领衔的项目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陈昆松教授、建筑工程学院蔡袁强教授、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华浩教授领衔的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浙大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7个项目也获得国家科技奖奖励。
   
   
浙大常务副校长吴朝晖认为,本年度国家科技奖的“高产”,是科学家潜心学术、十年磨一剑长期积累形成的硕果,也体现了浙大近年来坚持科研“内涵发展、质量优先”战略的正向效应。可持续发展是学校科研战略路径设计的重要内容,获奖的数量会有变化,但科研学研究的水平的总体提升,是学校非常重视的。
   
   
吴朝晖说,“十一五”期间,浙大明目扩胸,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规划、对接国际科技前沿,构筑大平台、凝练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没有大项目引领、大团队引智,很难产生大成果。” 浙大科研院院长陈昆松说,这些项目大多数是依托国家973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大项目资助下完成的;承担项目的科研团队有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群体,农业部科技创新团队或是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
   
   
吴朝晖说,进入“十二五”之后,学校提出“内涵发展、质量优先”的理念,在科研领域率先实现质量优先,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学校的科研政策在导向上,在重视大项目的争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通过科研产出来拉动全校的科研创新。在质量导向下,成果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教授本身的觉悟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比起争取项目,教授们目前越来越多地关注科研的产出和对社会的贡献。”
   
   
“大成果的获得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一般都是要经历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这个过程少则10来年,多则20-30年,这也是科技成果形成的一个普遍规律。”陈昆松介绍,近年来,浙大在科研政策上努力营造有利教授创新的宽松环境,鼓励教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在奖励政策上体现成果导向和质量导向,兼顾学科差异,鼓励成果共享。浙大的科技奖励政策从1999年以来,已经先后改动4次。在科技论文奖励方面,最初是以发表SCI论文数量进行奖励,而最新的2010版奖励办法,设立了“ZJU100”期刊和“校TOP论文”期刊,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论文奖励。
   
   
环资学院的陈宝梁教授是朱利中教授领衔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项目的完成人之一,他说,“在一项持续的科研活动中,科研工作者自身的认识与坚持是最为关键的内在原因,而学校大的科研环境也会产生影响,我感到这几年,学校的科研环境氛围正在越来越朝着科研本身的规律回归。”而记者在对各获奖项目的采访中,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教授们对于围绕国家目标,为国家战略服务的自觉。孙优贤团队的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从解决企业单一的个性化的控制难题起步,到自觉瞄准共性难题,设计我国优质自动控制平台和系统,从动议到实现在国际平台上同台竞争,用了整整十年,十年的历程和经历,十分让人感动。
   
   (周炜)
   
   附:获奖名单
   
   
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
   
孙优贤 王文海 杨春节 刘兴高 黄建民 卢建刚 贾廷纲 沈新荣 徐正国 吴平 嵇月强 张益南 闫正兵 周伟 吴铁军
   
   
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李兰娟 郑树森 陈智 李君 王英杰 徐凯进 徐 骁 陈瑜 刁宏燕 杜维波 王伟林 姚航平 吴健 曹红翠 潘小平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朱利中 陈宝梁 杨坤 林道辉
   
   
复杂对象的几何表示和计算理论与方法
   
鲍虎军 周昆 刘利刚 张纪文 蔺宏伟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
   
杨德仁 张辉 杜宁 沙健 马向阳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
   
周继勇 于涟 荣俊 杜元钊 刘爵 程太平
   

   
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
   
严密 罗伟 马天宇 樊熊飞 姚宇良 王新华
   

   
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
   
柯映林 李江雄 蒋君侠 方强 董辉跃 刘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杨梅枇杷果实贮藏物流核心技术研发及其集成应用
   
陈昆松 徐昌杰 孙钧 孙崇德 李 莉 张泽煌 江国良 郑金土 张波 王康强
   
   
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
   
蔡袁强 高玉峰 王军 徐长节 刘吉福 孙宏磊 杨仲轩 郑建国 尹敬泽 黄腾
   

   
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
   沈华浩 钟南山 郑劲平 吴善东 王凯 李 雯 陈爱欢 王苹莉 徐军 李靖

 

 

校友程开甲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
本科就读于浙大物理系 束星北 王淦昌是他的老师
 
日期: 2014年01月10日 15:36   来源:浙大新闻办   作者: 周炜

 1月10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表彰了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校友,核武器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获此殊荣。
   
   程开甲1941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曾任教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在遵义》(1990年出版)一书中,收录了一篇程开甲、胡济民、周志成三位先生共同撰写的《遵湄时期的浙大物理系》,回忆了浙江大学西迁时期物理系在困难中壮大的故事。字里行间,可以读到程开甲当时成长的环境,和老师束星北、王淦昌的故事。

   
   
“到抗战前夕,和国内的各大学相比,浙大物理系有了胡刚复、张绍忠、何增禄、束星北、王淦昌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教授阵营;有相当充实的实验设备,也有相当完善的图书杂志……从1937年8月到1940年2月迁入贵州为止,两年半内、浙大一迁再迁,物理系师生忙于安全地转移仪器和图书,从杭州到贵州运城2600公里,但一根玻管未损,一个零件未丢。”
   
   “
空袭时,王淦昌老师担心浙大仅有的一克镭被毁,都将它揣在怀里进防空岩洞。物理系就是这样的精神,保全了图书设备。”
   
   “
保管仪器的任仲英老师,当实验进行到易损坏仪器的关键步骤的时候时,他就在旁边盯住不放,使用失当,就会受到他严肃的批评。新生认真实验、爱护仪器的第一课,往往是任老师教会的。”
   
   
“从1942到1945年,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区年会共举行四次。1944年年会是和中国科学社年会合并举行,李约瑟夫妇和L.E.R毕丹耀教授从重庆赶来参加,竺校长也来了。会上宣读论文9篇,其中束星北老师的《加速系统的相对论转换公式》和王淦昌老师的《中子的放射性》等5篇由李约瑟带往伦敦,发表在1945年英国《自然》杂志上。”
   
   “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并指出哪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鼓励学生向难点突进。这在王淦昌老师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他上课特别看重概念的阐明,当发掘某些概念讲得不透时,主动在以后的课中补充,并公开表示歉意。”
   
   
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程开甲回母校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就安排在第7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教室很快就坐满了,后到的就站着。王淦昌先生自己赶去的时候,已经没有座位了。全场听众都为王先生的到来鼓掌,有老师从另外教室搬了椅子来给王先生坐,他一直完整地听完了这场他的学生的报告。

 

 

 

 

 

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

获奖等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完成人员:孙优贤 王文海 杨春节 刘兴高 黄建民 卢建刚 贾廷纲 沈新荣 徐正国 吴平 嵇月强 张益南 闫正兵 周伟 吴铁军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优稳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控制装备与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装备以及冶金、能源、化工、国防等领域重大工程的神经中枢、运行中心和安全屏障,其功能是监测、控制、优化整个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保障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的安全可靠和高效优化运行。
   
   
我国重大装备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设计制造能力,但与之配套的高端控制装备90%依赖于国外先进国家,高端控制装备尤其是平台性核心技术几乎完全被国外垄断,控制系统发展滞后是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原因之一,也对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带来威胁。
   
   
本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经过十年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彻底解决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大规模化等四大难题,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并研制成功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体系,为重大工程控制装备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先控与优化平台及其设计支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果成功应用于特大型高炉TRT装置、特大型空气分离装置、特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以及其他重大工程2500余套,其中大型高炉TRT装置优化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90%以上,技术性能指标全面优于国外主流控制系统,达到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产品已出口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授权发明专利65项,软件著作权30项,SCI、EI论文108篇,专著、编著4本;近三年新增产值189.1亿元,创造经济效益72.9亿元,同时还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显著促进了节能、降耗、减排;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

 

 

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获奖等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完成人员:李兰娟 郑树森 陈智 李君 王英杰 徐凯进 徐骁 陈瑜 刁宏燕 杜维波 王伟林 姚航平 吴健 曹红翠 潘小平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重症肝病(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为攻克重症肝病病死率高达80%的国际医学难题,本项目历经14 年艰苦攻关,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获系列创新性成果:
   
   
1. 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显著降低病死率,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治愈好转率11.9%显著提升至78.9%;主持制定我国首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人工肝治疗指南》,推广李氏人工肝至31 个省市,治疗肝衰竭10 余万例次,是重症肝病治疗方法的新突破。
   
   
2. 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创建重症肝病肝移植评估与预警体系,发现一系列新的分子标志物,实现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的新突破,将肝移植人群比例扩大了37.5%;肝移植技术推广至18个省市并率先跨出国门,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学术影响。
   
   
3. 创新肝病微生态理论,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创建纳米抗菌肽治疗内源性感染和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引领肝病微生态学发展。
   
   
4.首次阐明骨桥蛋白调节NKT细胞致肝损伤机制;发现HBV感染者T细胞应答及调控新机制,发现Oct4、RON等肿瘤早期诊断和转移的新标志物及治疗新靶标在肝癌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临床重症肝病预警预测诊治的理论创新。
   
   
本项目在Nature Nanotechnology、Molecular Cell、Hepatology、PNA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76篇;获发明专利18项,转让9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核心成果广泛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获奖等级:自然科学二等奖
   
   完成人员:朱利中 陈宝梁 杨坤 林道辉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
   

   界面行为始终贯穿于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及生物效应的整个生命周期,多介质界面行为的分子机理及调控研究是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的重要基础。项目围绕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以界面行为分子机制及生物有效性调控前沿科学问题为核心,突破了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生物有效性调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增效修复等关键科学难题。
   
   
主要发现点如下:1、揭示了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的分子机理,提高了对非线性界面行为本质的认识。首先证实了有机质是非线性吸附的主导源,发现土壤中纳米颗粒团聚重组及其选择性结合有机质可影响有机污染物的非线性吸附行为,提出有机质吸附相变-锁定作用及导致有机污染物脱附滞后性的微观机制。2、建立定量预测有机污染物非线性界面行为的数学模型,最大预测误差从3个数量级降至1个数量级内,解决了准确预测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的科学难题。3、揭示了基于多介质微界面行为的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调控原理,提出全方位保障农产品安全的新思路。4、阐明混合表面活性剂调控有机污染物固-液界面行为、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新技术原理,攻克了传统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洗脱效率低、成本高等应用瓶颈。
   
   
8篇代表性论文和20篇核心论文分别被SCI他引627次、1284次,其中6篇列入Web of Science近十年高被引论文。4位完成人均列环境/生态领域ESI引文国际排名前1%。成果被编入《Handbook of Soil Sciences》(美国CRC出版社)。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部分成果已成功用于南京等地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有力推动了环境学科及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复杂对象的几何表示和计算理论与方法

获奖等级:自然科学二等奖
   
   完成人员:鲍虎军 周昆 刘利刚 张纪文 蔺宏伟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传统样条和网格曲面的分片拼接模式在构造复杂拓扑的形体或高度精细的表面时遇到了极大挑战。本项研究旨在探寻离散的几何计算理论来解决网格曲面因线性逼近而引起的全局性质缺缺失和形状难以编辑等难题,以满足制造和数字娱乐产业对复杂产品和对象创新设计的重大需求。主要创新贡献包括:
   
   
首次提出了网格曲面的微分域几何计算理论和方法,揭示了由表面和体内局部微分属性来刻画整体几何形状的机理,突破了约束非线性能量优化方程的构造及其高效求解的瓶颈,发明了一系列所见即所得的网格曲面的交互编辑和处理技术,大幅提高了复杂形体的设计构造效率。
   
   
率先提出了三角/超越混合参数样条表示及样条累进迭代逼近方法,扩展了复杂曲线曲面的表达和构造能力;发现了驻波函数是理想的光滑Morse函数,优化构造了满足密度、尖锐边界、朝向等几何约束的驻波函数,解决了高质量高效保特征四边网格化的难题。
   
   
通过度量局部网格映射前后的几何形变和频谱变化,创新提出了网格曲面之间尽可能刚性的参数化映射的优化构造方法,揭示了几何信号在不同流形表面上的频谱迁移规律,解决了质量可控的参数化难题。
   
   
20篇代表性论文共被他引1656次(SCI他引638次),获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5项。成果得到了包括德国Leibniz奖获得者H.P.Seidel、欧洲图形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D.Cohen-Or等18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7篇前沿报告、专题课程和综述文章评价了本项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在数学理论与设计模拟等应用之间架起了桥梁,丰富了几何计算理论,引领了国际网格曲面计算的研究热潮,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

获奖等级:自然科学二等奖
   
   完成人员:杨德仁 张辉 杜宁 沙健 马向阳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在信息、能源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而可控生长及机理是其研究和应用的基础。项目针对非层状材料难以自发成管等国际难题,首先成功生长出纳米硅管、硒管;构建了两种生长系列氧(硫)化物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新方法。
   
   
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提出了半封闭金属环催化新策略,利用模板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突破非层状结构的硅晶体难以形成纳米管的瓶颈,在国际上首先制备出纳米硅管;(2)提出了超声波诱导自组装新策略,创造性地运用水热和声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硒为非层状结构而不易形成纳米管的障碍,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出纳米硒管;(3)提出了碳纳米管辅助静电诱导自组装新策略,利用层层生长和声化学等方法,率先成功实现了系列氧化物纳米管的大量可控制备;(4)提出了无毒、廉价修饰剂诱导生长一维纳米结构的新策略,解决了水热法制备硫化物半导体纳米线时通常存在的有毒、成本昂贵的难题,制备了系列硫化物纳米线,并将该普适机理推广到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中。
   
   
在Adv. Mater.等发表SCI论文110篇;20篇核心论文SCI他引1338次;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他引815次,篇均101次,单篇最高SCI他引234次,平均SCI影响因子达7.781。另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参著国外英文专著3本

 

 

 

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和装备

获奖等级: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人员:柯映林 李江雄 蒋君侠 方 强 董辉跃 刘 刚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成果简介

   
   
飞机装配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制造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引以自豪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相比,我国仍在大量采用基于固定型架的落后装配方法,装配质量差、效率低,成为制约我国新型飞机研发的主要技术障碍。
   
   
西方发达国家对飞机装配技术一贯采取严密的封锁政策。进入21世纪,浙江大学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立了涵盖多个学科和专业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团队,高起点、高品质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1)原创性解决了飞机装配柔性定位、装配变形控制、大尺度空间测量场优化等一系列复杂数学、力学和工艺问题,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飞机数字化装配理论和方法。(2)提出了数控定位器适度刚度设计理论,系统掌握了数控定位器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数控定位器产品,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3)建立了一整套飞机数字化装配核心技术体系和规范,开发了开放式、网络化、组件化飞机数字化装配大系统集成框架,为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软件平台。
   
   
获国家发明专利35项,发表SCI、EI论文120多篇。成功研制了多个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飞机数字化装配系统,大幅度提高了飞机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为我国J-20和Y-20等重点型号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创导了我国飞机装配技术的崭新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新技术构建及其应用

获奖等级: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人员:周继勇 于 涟 (荣俊)(杜元钊)(刘 爵)(程太平)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长江大学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成果简介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以免疫系统损伤和功能缺陷为特征对养鸡产业构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研制安全高效的疫苗是控制该病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历时20余年,项目攻克了该病病原基因重配与复制、反向遗传学平台与鉴别诊断标记、新型安全疫苗构建难题,创制出该病防控技术及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并广泛应用,为控制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成果包括:发现了因基因互换产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重配毒株、病毒感染细胞的蛋白质组变化规律和不同化学修饰的病毒蛋白VP4;发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蛋白VP5通过激活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 信号途径以促进IBDV复制的信号转导机制,阐释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致病的生化机制,推进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控制理论的进步。发明了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编码蛋白的永生化细胞系,创建了不依赖感染性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疫苗免疫效果评价、鉴别检测技术系统,解决了鉴别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与野毒感染的技术难题。突破了依赖感染性病毒粒子制备IBD疫苗的传统制造技术以及可溶性表达与免疫原性兼容的技术难题,发明了目前国际上控制IBD的唯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促进了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净化。突破了依赖鸡胚胎和细胞减弱毒力的疫苗传统研制技术,发明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核酸疫苗和VP5基因缺失疫苗的技术体系,开辟了创制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新路径。
   
   
获授权发明专利7个、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1个、转基因安全证书2 个。发表的SCI与中文论文被引用559次。产品在全国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家禽业传染性疾病控制水平的技术进步,实现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

获奖等级: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人员:严密 罗伟 马天宇 樊雄飞 姚宇良 王新华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钕铁硼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医疗和国防等领域,是最重要的稀土功能材料,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项目针对长期限制钕铁硼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历经10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和开发,突破了系列关键生产技术,获得了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创新成果包括:原创性提出了晶界组织重构的技术思路,设计与合成新晶界相,取代传统生产工艺中自然形成的晶界富钕相,研发具有不同性能特点的新晶界相钕铁硼新材料;突破了新晶界相成分设计、基于新晶界相的合金烧结和热处理等关键技术,分别研发了高本征抗蚀性钕铁硼新材料和低重稀土高矫顽力钕铁硼新材料及其生产技术,系统创新和集成速凝甩带-氢爆-气流磨-磁场压力成型-节能烧结-后处理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了低成本高性能钕铁硼核心生产技术,建立了高品质高一致性烧结钕铁硼节能生产的成套技术。研发的新材料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抗蚀性大幅提高,韧性明显改善,节约宝贵的稀土资源,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打破了日美对高端稀土永磁市场的垄断。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PCT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在项目承担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与我国多家规模生产企业签订了专利应用许可合同,进一步扩大了项目成果的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磁性材料产业科技进步。

 

 

 

杨梅枇杷果实贮藏物流核心技术研发及其集成应用

获奖等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员:陈昆松 徐昌杰 孙钧 孙崇德 李莉 张泽煌 江国良 郑金土 张波 王康强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 仙居县林业特产开发服务中心
   
   
成果简介

   
   
杨梅、枇杷是我国重要特色果品,产业规模大,效益高,但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采后果实贮藏难、物流难,极易造成卖果难,加之采收季节又都适逢高温高湿,损耗常高达25-50%,多局限于本地及周边销售,严重困扰产业发展。为此,项目从源头创新出发,发明了若干核心关键技术,整合制订了技术标准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主要创新成果包括:确定了杨梅为呼吸跃变型果实,阐述了果实成熟期间色泽变化及其调控的生物学基础,明确了红肉枇杷果实质地生硬是组织木质化所致,鉴别了木质化相关的关键基因和行使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阐明了相应的调控手段与途径;基础理论创新为贮藏物流技术研创提供了突破口。在杨梅上,发明了安全、绿色的果实乙醇熏蒸防腐技术,创新了增强空气流动的新型预冷工艺,研创了物流过程实时远程跟踪监测技术体系,研制了控制物流微环境湿度的新型吸湿剂,研发了高效、轻便的非制冷低温维持技术体系;在枇杷上,发明了显著减轻红肉枇杷果实冷害木质化的LTC技术,研创了1-MCP等防冷害辅助保鲜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创为技术集成应用提供了核心组件。先后集成制订了杨梅和枇杷果实贮藏物流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后使商品果率提高了30-80%,吨平均利润增加3500-5000元。
   
   
发表主要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3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形成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项。研究成果已在杨梅枇杷主产省市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与社会效益,有效支撑了产业发展,提升了行业/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

获奖等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员:蔡袁强 高玉峰 王军 徐长节 刘吉福 孙宏磊 杨仲轩 郑建国 尹敬泽 黄腾
   
   
完成单位
:浙江大学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大学 河海大学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果简介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厚饱和软弱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软弱土地基上已建和在建大量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等重大工程。除静荷载外,交通等动荷载长期循环往复作用引起地基土应变累积、强度降低,导致重大工程过大变形和失稳等灾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威胁生命安全。因此,高速交通等重大工程长期服役性能亟需提升,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
   
   
主要创新成果包括:1.系统揭示了变围压与偏应力耦合作用、主应力轴循环旋转等复杂应力路径下正常与超固结饱和软弱土应变累积和强度衰减等循环软化规律;发现了软弱土灾变表征值:容许循环应力比,当循环应力比超过容许值时累积变形急剧增大;建立了长期循环荷载下软弱土应变累积与循环软化本构模型。2.提出了循环应力比小于容许循环应力比的软弱土地基加固准则;建立了交通荷载下考虑循环软化的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基于获得的超固结比与容许循环应力比的定量关系,研发了以超固结比为指标的超载预压长期沉降控制技术。3.发明了水载-开放式真空预压工法,提高了真空度,缩短了工期,实现了无砂石料超载预压。
   
   
该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SCI/EI论文132篇,论文他引882次;出版专著3部,其中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参编规范4部;获批公路工程工法1项。成果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上海、湖北等软弱土地区的58项重要工程的成功应用获得了交通系统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

获奖等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员:沈华浩 钟南山 郑劲平 吴善东 王凯 李雯 陈爱欢 王苹莉 徐军 李靖 黄华琼 陈荣昌 赖克方 颜伏归 刘奕
   
   
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成果简介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本项目实施前,哮喘研究及诊治的主要瓶颈包括:哮喘发病的关键机制不明确,缺乏早期诊断技术及有效、易推广的防治方法,尚无临床诊治指南。针对上述难题,本项目历时25 年,深入研究了哮喘的分子发病机制,创建了哮喘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率先揭示了嗜酸粒细胞与哮喘发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及骨髓调控新机制,阐明嗜酸粒细胞在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发生中的关键作用;2.创新性提出"隐匿性哮喘"的新概念,并提出有效的早期预防手段;3.创建简易支气管激发试验新技术用于哮喘诊断,使占总数约35%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得以早期发现。自主研发过敏原诊断试剂盒,获首家SFDA 注册证;4.最早提出口服小剂量茶碱联合吸入低剂量激素的新方法用于治疗哮喘;率先确证卡介苗可有效治疗哮喘,在国内最早应用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 激动剂治疗哮喘,为制订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共发表论文150篇,他引4582次。创建的哮喘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写入了WHO制订的《全球哮喘防治指南》,我国《哮喘防治指南》,呼吸领域国际权威教科书及我国《内科学》教材,并已成为我国应用最广的哮喘诊断技术和一线治疗方案。成果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121家医院推广应用。本项目引领了我国哮喘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该领域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浙江捧回26项国家科技大奖

发布时间:2014-01-10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浙江省共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成绩优异。1月10日下午,省科技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宏理向媒体介绍了浙江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情况。

26项获奖科技成果中,以我省为主完成的有13项,参与完成的有13项。在我省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在我省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在我省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中,技术应用开发成果前三年累计新增产值600多亿元、利税近100亿元,其他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项成果获高等级奖励

在2013年获国家奖的成果中,我省为主完成的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高等级获奖成果数为我省历年之最。上述成果涉及智能控制、现代医学、新材料、环保保护和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经过14年研究,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和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显著降低了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死率。

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经过10年的研发,成功建立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为重大工程控制装备和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先进控制和优化平台,解决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高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大规模化等4大难题,形成了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我省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为历年之最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成果总数在2012年削减12%的基础上,继续削减5%的情况下,我省仍有13项为主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比2012年增加了18%,为我省历年之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绩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成果“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飞机数字化装配理论和方法,掌握了数控定位器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数控定位器产品,提出了数控定位器适度刚度设计理论,解决了飞机装配柔性定位、变形控制、大尺度空间测量场优化等一系列复杂数学、力学和工艺问题,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

浙大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首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2013年,浙江大学共有1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有11项获奖,首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名,分别比第二、三名获奖成果数多3、6项。上述科技成果大部分是产学研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如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成果“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经过十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晶界组织重构的技术思路,设计与合成了新晶界相,取代了传统生产工艺,分别研发了高本征抗蚀性和低重稀土高矫顽力钕铁硼新材料和生产技术,成果在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得到应用。

企业为主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工程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头两尾40万吨和单套27万吨差别化聚酯长丝装置,开发了超大型酯化和缩聚的反应釜、搅拌器、脱过热加热系统、无油牵伸卷绕机、物流和信息自动化等装备关键技术,实现了大容量多批号、优质、低耗、环保生产,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近3年实现销售收入348.4亿元,利润24.3亿元,纳税10.2亿元,实现产品出口创汇9151万美元。

多项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获奖

2013年,我省共有14项涉及农业、医卫和环保等领域的民生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我省为主完成的有7项。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发现土壤中纳米颗粒团聚重组及其选择性结合有机质可影响有机污染物的非线性吸附行为,首次证实了有机质是非线性吸附的主导源,提出有机质吸附相变——锁定作用及导致有机污染物脱附滞后性的微观机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件,部分成果已成功用于南京等地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有力推动了环境学科及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厅成果处、厅办公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53-757736.html

上一篇:我们的西咸新区国务院终于批了
下一篇:浙江大学综合实力又全国第一了
收藏 IP: 222.205.3.*| 热度|

7 黄彬彬 许培扬 谭德志 王国强 薛宇 张忆文 laoyipi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