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oyagerBu

博文

专业老书

已有 5585 次阅读 2010-6-5 10:13 |个人分类:学术科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学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家经典,经过时间洗礼岁月冲刷,流传至今,依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与这些经典名著不同,介绍科学技术的专业书籍通常需要不断地改版修订、增遗补缺、与时俱进,似乎这样才能应付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科技知识。其实不尽然,专业书籍中也有侧重于传授学科原理、基本理论、常用方法的作品。如果这些作品内涵丰富、论述清晰、深入浅出,甚至凝结了作者那一代人的集体智慧,那么即便是上了年代的老书也值得一读;如果发现当下的同类图书内容浅薄、图文粗糙、故弄玄虚,甚至东拼西凑错误连篇,那么就更要阅读那些经典老书了。 

由于工作的需要,前段时间我去图书馆查阅了几本七十年代的专业老书。泛黄的书页上文字图表依然清晰,黑色的铅字中专业知识仍旧精深,灰白的图片里刀具机床仍然形象。一部《金属切削机床》包含了机械结构、力学分析、设计方法、操作要领等全方面内容;一本《制氧机的原理与操作》介绍了离心压缩、透平膨胀、节流致冷、低温精馏等多领域知识;一册《全国先进刀具选编》囊括了七十年代中国车铣刨磨钻等机床刀具的宝贵经验知识,凝结了大量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多年心血智慧。 

这些老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内容翔实。虽说不是面面俱到,但产品的典型结构、选用原则、计算方法、设计理论、操作技巧都有所涉及。这样的书是一本完备的书,读者无需查阅过多的参考书籍就能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把握分析方法,领会设计思想。相比之下,当下的一些专业书籍,愈写愈薄,愈薄愈浅。薄薄的书籍中还有不少拼凑的内容,这怎能深入呢。这种情况可能是学校专业课程缩减,而教材需要适应课堂教学的缘故。现在许多大学都有自编教材,不少教师也热衷于编写这种“适合教学”的教材。只是这样的薄书只能作为概论向学生介绍些专业的皮毛。 

这些老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论述细致。为了论述的深入细致、浅出易懂,它们讲究文字与图表的配合,讲究算例与方法的映衬,讲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那个年代,还没有用计算机绘图写字,而书中那些刀具机床的轴侧视图竟被粗细各异的黑色线条勾勒得明暗有致,质地分明,惟妙惟肖。书中的那些算例也是精心编排的;不像现在一些教材前言不及后语,后面的例题与前文的公式不能对应,拼凑痕迹明显。当下一些著作还有避重就轻的特点,那些最能体现著作特色、读者最难理解的地方,却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真不知这些作者是学识疏浅,还是故弄玄虚。 

这些老书的第三个特点是见解独到。这在《全国先进刀具选编》一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书中收录的不是一家单位一位员工的经验方法,而是全国企业全部人员的集体智慧。书中每把刀具的设计参数、制造方法、操作技巧都是由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通过多年不断总结提炼而获得的宝贵经验。这样的书现在大约不会再有。时代不同了,现在那些宝贵的生产经验都作为个人的诀窍和企业的机密而不再交流分享。企业间只有上下游的利益协作,没有同行业的经验交流。 

这些老书的第四个特点是作者不计名利。书中没有作者的个人姓名,比如,《金属切削机床》的作者是广西机械工业学校,《全国先进刀具选编》的作者是广西机械工业研究所,而《制氧机的原理与操作》一书的作者则写了“《制氧机的原理与操作》编写组”。虽然这种强调集体观念、淡化个人贡献的做法并不一定值得提倡,但前辈们的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作风令我们深深敬佩。这也引起我们思考:当年的作者默默无闻却能写出佳作、著出经典;当今的书籍都挂着作者的大名,却有作者似乎不在意名声的优劣。

阅读这些专业老书,透过那些泛黄的书页,我们依然可以汲取知识,培育技能,启迪智慧。尽管如此,专业知识毕竟日新月异推陈出新,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新的经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683-332299.html

上一篇:专业选择问题: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下一篇:天津印象
收藏 IP: .*| 热度|

5 方晓汾 盖鑫磊 金小伟 柳东阳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