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关于争鸣的反思

已有 4094 次阅读 2010-5-6 16:22 |个人分类:出版视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期刊, 思考, 综述, 问题

[原]关于争鸣的反思/赵大良
基于我对科学和学术研究的理解,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交流是学术研究的途径,交流使人进步。单向的交流那是学习,双向的互动则是争鸣,争鸣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学术交流的双向互动应该表现在学术期刊的出版之中。大学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大学学术期刊更应当肩负起学术交流的责任。
大学学术期刊特别是大学学报如何办?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为教学科研服务:通过简单的论文发表表现的不够不明显,其他刊物也同样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切入点?靠提升学报的影响力来带动和促进教学科研,空间又也有限。随着学校办学目标的提升,局限于传统的、简单的论文发表,学报可能会失去服务的立足点。
据此有人认为大学学报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事实并非如此,任何高水平的成果都有其起步阶段,人的成长也需要从普通和一般开始,不能因为自己的成名而忽视和否定在成长初期所“踏过”的台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在科研的发展初期和人才成长的起步阶段留下重要的印记,找到服务的切入点。我一直在探索大学学报为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的途径。
我坚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探索和创新是进步和提升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师生的探索和创新提供服务应该是有为之举。我在本校学报为校师生开设的“探索与争鸣”栏目已近十年,而这十年中仅约发了6篇文章。问题出在那里?是科学研究不需要,还是组织的力度不够,还是文化环境不许可。前两天,我结合《医学争鸣》的“名作点评”栏目进行了解读和反思,至少有三方面的约束:
一是出版者的局限。争鸣本身不是那么简单,不说争鸣的文化环境,搞不好就是“吵架”,单从出版的角度来讲,如何评价“争鸣性”的文章?标准就不好把握,所以我始终不敢放开征稿范围。征稿的范围只能限定在“对本刊已发表论文”进行争鸣,而没有将出版平台作为全球学术争鸣园地的魄力,说实话也没有这个能力。担心把握不好,走错了方向,产生不良的影响。基于科学精神这是不应该的,但处于现实的社会中又不得不有所顾忌。批评错了“对象”倒是次要,重要的是不能使“非科学”的东西从我的期刊发表出去。这需要魄力,更需要能力,这不是我这般人物所能企及的,至少没有这样的自信。
二是研究者的局限。争鸣是一种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途径,所以也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相关联。科研人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争鸣的结果往往会造成现实利益的损害:科学进步了,个人损失了。即使是大家都知道某些已发表出来的科研成果是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也袖手旁观,任其危害或误导他人,除非是作者自己提出更正或者补充,能够自我否定的总归不多——笔误的除外。
三是社会评价的局限。社会发展到今天,唯论文或者是唯论文数量而忽视学术性的评价标准,即使人们关起门来制造自己的成果,并不关心成果的价值,更不愿意评价他人成果的是否。因此,学术争鸣的开展需要有社会的力量来推动。科学研究管理评价部门和人才培养单位应该将争鸣和争鸣的氛围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正常的学术争鸣氛围的建立比发表几篇、几百篇 SCI源期刊论文更重要、更有意义。试想,如果具有一个创新、争鸣的学术氛围何愁产生不了高水平的论文,甚至是诺奖也不在话下。
思考下来,还是跳不出现实的圈子。如果能够像《医学争鸣》那样,配合本单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做点,也算是一大进步了,大学学报也不妨在活跃本校学术氛围方面做点贡献。在促进本校师生探索和争鸣方面,寻找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尽管我开设的“探索与争鸣”栏目几乎是名存实亡,但这必将是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平台。我将保住这个栏目,原意为本校师生的探索和争鸣提供舞台,为校外读者针对本刊所发论文(条件允许时也可以扩大到本校师生在各地发表的论文)开展争鸣提供服务,基于的想法就是:批评自己的和自己的批评,收敛起拯救世界的理想,能做一点是一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320611.html

上一篇:对话高端:学术需要争鸣/赵大良
下一篇:我对龙源期刊网版权门事件的思考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