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西安交大事件沸沸扬扬,人们期望的结果终于出现。对年轻学者的警示效果也是不言而喻,应该是此次事件的积极意义吧。
人性中总有一些弱点,如贪婪、虚荣、投机。。。教授学者也不能例外。对于这些弱点的限制将有助于社会公正,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来实现。如果制度不完善,不能防止诸如这交大那交大事件的发生。那就只好依赖于另外的途径,一是学者一天也不能放松的自律;二是舆论,是群众的监督。正如王鸿飞教授所言,要感谢方舟子,开风气之先河,才有今天这繁荣局面。自律是一种自我的斗争和挣扎,对每个人都是考验。经济学上有个实验:路上有一块钱时你不捡,是有道德;有一百块时你没捡,是道德高尚;但是当有人在深夜给你100万、1000万并且保证绝无人知时,很多道德高尚的人就会做出新的选择。
高尚的制度保证每个人(无论内心怎么想)的高尚。我在美国和一些学者聊天,谈到学术造假,或科研经费使用不端的问题。他们说,监督很严,成本太高,如果你科研经费的使用有小小的不合规,就可能面临被撤回项目或丢掉饭碗的危险,身败名裂,得不偿失。而中国学者之所以在造假问题上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是因为心里有底,首先报上假材料也能被评审通过,这是制度的保证;其次,这“关系到学校的脸面,国家的脸面”,这是制度的保护,谁让学校要靠排名活着呢?第三,万一事发,还有官官相卫,这是软制度的保障。你说有这重重制度保障,谁又能扼制住那发自内心的“辉煌”冲动呢?好在,当今的制度安排总还有些制衡,还有网络舆论,还有焦点访谈,让人还不至于悲观到骨子里去。
由此又想到另一个问题,科学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评奖”吗?对于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就是政府颁发的奖励吗?为什么不是由SCI决定的?为什么不是由论文的引用率决定的?为什么不是由成果所转化的经济价值所决定的?为什么不是由企业、消费者、学生决定的?而为什么大多是由政府组织评审的?!
再者,奖应该怎么评?诺贝尔奖常常是颁给二三十年前的研究成果,颁布时有些获奖人连自己都没想到,甚至都不知道。我们评奖,上年刚完成的项目,今年就报奖。对年轻教师,获奖居然也是一项评价指标,真是让人愁肠百结,到哪去获奖呀?社会上一些专业评奖机构便应运而生。一个年轻学者,舍得花钱的话,几年内弄个几十项奖励是问题不大的。学风如何不浮躁?没有造假的因,又哪来造假的果?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评那么多的奖?那些奖应该由谁来评?假材料是怎么被评上奖的?每年为了眼花缭乱的报奖,要花大量的时间重复填表,以至于有位年轻的同事煞有介事地感叹:还是当领导好,可以有秘书帮助填表!问题是不获奖,又怎么能当领导?又回到了鸡和蛋的古老循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