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着力点

已有 4596 次阅读 2010-3-22 08:45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目标, 教育改革, 《规划纲要》, 着力点

——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识读和建议(11

 

本次《教育规划纲要》把“体制改革”列为一大部分、六个章节来讲,足见体制改革对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在整个规划纲要中,教育体制改革被赋予了沉重的责任。这些改革要达到什么目标呢?其着力点又在那里呢?

在本部分,《教育规划纲要》共提出六项体制改革内容: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第十六章  扩大教育开放。并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对“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我的解读是:其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实现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项需求;其二,均衡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发展、多样化人才成长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受教育的需要;第三,重塑政府与学校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增加各级教育活力,实现科学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

对于纲要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起点关:改革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实现“五种录取方式”。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②过程关:树立“五种人才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实践“三种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实施开放办学:“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③措施关:实施政校分开,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落实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

④出口关:建立科学、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多一些质量评价标准,使更多的毕业生可以成为某些标准的优秀人才。

应该说,本次《规划纲要》在观念上明确,在措施上得当。但如果去认真研读,却总觉得这些东西很好,但都停留在文件上,到实践中,这些观念和措施可能没有用武之地。在国家法律、社会风气、制度设计不能完全跟进的情况下,高考的改革只是画饼充饥。五种方式最后仍然都会归结为“考试和分数”。政府原则放权,但具体的办事程序、具体的规划审批不下放,学校就不会有自主权。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就不可能去行政化。如此讲来,目标好、观念科学、措施无力,也不可能真正完成规划之目标。我以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体现改革的关键是管理体制改革。只有政府把权力下放给学校、学校把权力下放给教师,学校才有活动,教育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05115.html

上一篇:大学的自主权是少了还是多了?
下一篇:谷歌:其实不想走,其实很难留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